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石化机械四机公司数控车工、首席技师权海峰

用热爱“雕琢”重器

2024年04月2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孙海涛 边建霖
16.8K

权海峰在调整铣孔刀具。王 先 摄

    孙海涛 边建霖

    “智造大国重器,服务能源安全。”这是每一个石化机械人牢记心中的职责使命。深耕数控加工25年,石化机械四机公司数控车工、首席技师权海峰用卓越的技艺和不懈的追求雕琢出一个个国之重器。

    在页岩油气开发中,压裂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没有硬核的装备,坚硬的储层岩石就压不碎、裂不开,页岩油气的采集通道就建不成,开采工作就难以进行。随着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深度纪录不断刷新,压裂施工作业的极限压力已达到175兆帕。这样高的压力可以将水柱泵送到接近两个珠穆朗玛峰高度的1.75万米高空,因此,足够压力级别的压裂装备至关重要。

    面对超高压力,石化机械需要在压裂装备超高压结构、超高硬材料、超高能控制、超高精制造等方面作出相应优化提升。

    权海峰深知,这四个“超高”都蕴藏在数控加工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精度,每一个细节里。他热爱自己的工作,更热爱这个能够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的行业。因此,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专注,致力于每一次数控加工和调试的完美呈现。

    为解决某刀具精准找到孔口的问题,权海峰琢磨了一年有余,有一点新的想法就马上实践,失败一次重来一次。他不断尝试、改进数控加工程序,最终成功实践出深孔螺纹加工方法。这一成果不仅激发了他继续创新的信心和勇气,更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这是权海峰首个真正意义上用编程改进加工方法的成果,成功激发了他立足岗位再尝试、再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在生产实践中,权海峰始终保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

    锯齿螺纹是泵头体上最常用的一种螺纹,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震动、异响等现象。螺纹出现问题,需要返工,耗时耗力。经过测试研究,权海峰发现,这是因为螺纹一侧刀尖圆弧半径过小,导致刀尖过于尖锐强度不足。

    能否将刀尖增厚试试?想到这里,权海峰试着优化刀具,一点点增加螺纹一侧刀尖圆弧半径。

    0.3毫米,失败。0.4毫米,再试,还是不行。

    “真的是刀尖承受力不够的问题吗?”“我们的研究方向会不会错了?”面对一次次失败,有同事质疑。

    “再增加到0.5毫米试一次。”顶住压力,再次尝试,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

    “成败就在毫厘之间。”权海峰深刻感受到。

    在火热的生产实践中,每天面对各种型号压裂泵泵体加工需求,权海峰吃透设计图纸,精确输入数据,熟练控制操作面板,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设计要求。他先后自制50余套刀具、夹具、工装,并编制和改进了1000余个加工程序,为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作出巨大贡献。

    随着页岩油气的加快兴起与规模开发,他积极参与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相关压裂泵的研制工作,为石化机械推出世界首台3000型压裂泵、世界首台SCF5000型超大功率全电动压裂泵等标志性成果付出辛勤努力。

    如今,权海峰团队精心编制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榜样,并不断雕琢出更多国之重器,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