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制度执行要有“动静”

2022年08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洋 王福全
16.8K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更大。制度制定一定要有“动静”。

    制度制定前,加强调研,做到在干部员工中有“动静”。制度制定的过程也是学习政策、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过程。尤其是涉及一线安全管理的制度,采取什么方法、堵什么漏洞,井站、班组的员工更有发言权,要让他们广泛地参与调研、审核讨论。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更加务实管用,也更让一线员工入脑入心,能操作、好操作。

    制度形成后,不能只贴在墙上、写在纸上,要强化执行,有学习贯彻落实的“动静”。各级管理者通过学习宣传、培训解读让员工熟知制度内容和执行细则,通过每日一考、每日一练等,引导他们将遵循制度要求变成个人自觉行为。同时,要坚持树立制度的权威性,杜绝下不为例、既往不咎等现象,防止出现“破窗效应”,导致制度失灵失效。

    制度完善要与时俱进,要经常征询员工意见、查找问题短板,有执行反馈的“动静”。生产形势任务在变,隐患问题也在不断演变,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执行才更有质效。最近,我们根据西北油田作业区域广阔、无人值守井站增加的现状,及时调整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采用智能违章系统、无人机巡视等新技术与人工现场监督结合的方式,不仅有效保障了安全生产,而且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实现了双赢。

    (西北油田采油三厂QHSE管理室经理 于 洋/口述 王福全/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