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多场景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2025年05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专业视角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为各领域创新变革注入强劲动能。在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找油找气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概率探索。而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论根基是万能近似原理,其核心逻辑同样聚焦概率预测,与油气田上游的特性高度契合。 目前,江汉油田在勘探开发、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等多个场景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勘探开发方面,持续在地质建模与储层预测、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油气田开发与生产优化、储量评估与经济评价等领域深化人工智能应用。在天然气开发方面,借助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数字孪生平台打造页岩气藏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场景,实现地质模型实时动态更新。在智能优快钻井方面,建立钻井复杂故障样本库,运用AI智能算法构建钻井风险提示模型,智能计算新井轨迹与钻井复杂事件的空间距离,自动生成钻井风险提示清单。在智能压裂方面,建立产能主控因素样本,自动优化压裂参数,综合考虑天然裂缝、地应力等参数实现裂缝扩展实时展布,对比微地震结果,模拟精度达80%以上,用智能化手段为压裂技术决策全程赋能。在安全生产方面,通过应用视频违章智能识别系统,成功实现石油工程现场、直接作业及生产现场的违章操作、劳保穿戴、作业类别、风险隐患等场景的目标物智能识别,响应时间大幅缩短,督察效率提升超50%,算法违章漏检率降低至10%以下。在现场巡检方面,涪陵页岩气田将无人机、视频AI、PCS人工巡检相融合,打造“立体巡视、网格部署、全息感知、少人自主”一体化巡检新模式,全面保障气田集输管网及电力电路的安全平稳运行。在生产数据分析方面,通过开发江汉智问大模型平台,使业务人员日常重复性工作时间缩短了80%以上。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步成为推进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下一步,江汉油田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为油田的高质量发展贡献AI力量 。 员工视角 传统的页岩气井积液诊断和预警往往通过油套压差和生产动态的变化来判断,存在精度不足、人力要求高、发现不及时等问题。积液智能预警与风险评价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可完成全生命周期自动预警和风险分级工作,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对策,目前已在涪陵工区开展了800余井次日均15万条数据的实时解析,预警准确率达95%以上,处置效率达90%以上。 此外,地质工程一体化多模态融合AI大模型可实现生产数据的智能清洗、特征值精准提取,助力涪陵气田打造科学化决策、协同化科研的智能排采技术新高地。 ——江汉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采油管理岗 潘 竞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