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大力开发高价值AI应用场景

2025年05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孙宝平 炼化工程集团副总经理
十建公司九轴全位置智能焊接机器人进行管道焊接作业。

    专业视角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正以革命性态势深度重构产业格局。炼化工程集团已初步完成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基础性布局,在炼化工程领域完成多个高价值应用场景的顶层设计规划,相关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已形成阶段性实践成果。

    在避免重复劳动、解放生产力方面,大力开发智能建构筑物设计、智能静设备设计等场景。在发挥人工智能大算力、大数据优势,解决复杂性、系统性工程设计难题及决策方面,加速推进智能工艺寻优、智能工艺安全分析等场景。在健全、筑牢知识底座方面,同步推进炼化工程知识库的搭建工作,将其广泛应用于智能设计审查、炼化工艺问答助手等场景,全面覆盖炼化工程业务,实现智能化、高效化发展。此外,炼化工程集团还在智能焊接、项目现场智能安全监管、智能运维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彰显在工程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当前人工智能应用在基础数据、技术整合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下一阶段,炼化工程集团将聚焦重点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首先,深化高价值场景的深度应用,在智能工厂部署、智能配管及智能全流程再造等关键领域加大深度学习、机器人及智能体等AI技术赋能力度。深挖场景潜力,让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业务中发挥出更大效能。

    其次,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建设的深度融合。深度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建立涵盖工程设计、物资采购、项目施工全流程的智能分析系统,构建智能化“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平台,助力企业在动态市场环境中建立核心竞争优势。

    同时,系统性建设专业人才梯队。在内部构建系统化人工智能专项培训体系,建立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持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在外部建立高端人才引进通道,重点吸纳行业前沿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全面强化研发与应用团队建设。把深化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能打硬仗的专业队伍,持续突破人工智能在炼化工程领域的技术应用边界,为企业战略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动能。

    员工视角

    作为一名从事技术工作多年的员工,我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看好,并期待公司人工智能体“智小运”在施工组织生产中的精彩表现。在传统施工技术领域,我们在技术方案编制、方案审核和施工模拟等方面一直有着效率不高、易出错、标准不统一的难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我们可以通过RAG外挂知识库的方式,构建吊装运输领域的专业知识库,将结构化的吊装载荷、工况数据、施工标准等数据结合石化行业大模型优秀的推理能力,为智能方案辅助编制、审查和模拟提供智能驱动力。

    ——中石化重型起重运输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运营部员工 汪大龙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