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智能化技术推动生产运行模式转型2025年05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专业视角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胜利油田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与勘探开发、生产运行等业务的融合。推进基于透明盆地和数字油藏的勘探开发智能决策、基于油气生产物联网的智能生产运营两个智能化场景建设,2023年,申报的国家能源智能油气田研发中心成功入选“赛马争先”创新平台名单。应用地质大模型构建以“透明盆地”“透明油藏”为核心的多学科协同工作模式,在利津等区域井位部署中应用东营北带勘探大模型,建立五大洼陷页岩油地质模型,推进“所想能所见、地下能透明”综合研究范式变革。在油气勘探方面,形成断层层位解释、储层预测等多个智能化应用场景,断层解释效率提高10倍以上;在油气开发方面,实现开发指标预测、方案智能优化等场景智能化应用,效率提高5倍以上。 智能化技术推动生产运行模式全面转型。打造总部到基层四级贯通的PCS一级部署、集中管控新模式,全面推广功图自动计产、动液面软测量等技术,基于大模型推进安全生产视频智能识别,11种油田作业场景及关联风险识别准确率提高至85%以上。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大监督新模式,推动监督工作向远程监督、自动化监督转变。率先发布油气勘探开发认知大模型“胜小利”,有力支撑页岩油前沿研究、油井工况智能诊断等场景的智能化应用。 下一步,胜利油田将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攻关勘探开发下的大数据、大模型、人工智能等应用技术,在页岩油开发、CCUS、源网荷储等方面加快人工智能布局;拓展机器人、机器狗等智能应用场景,打造智能巡检示范厂(区)。基于长城大模型构建勘探地震大模型、油藏开发大模型等专业模型,通过大模型与小模型相结合,提高业务智能应用的泛化性。全面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大调查,组织全员开展人工智能应用竞赛,营造良好的人工智能应用氛围,发挥全油田力量构建场景。深化智能体等技术应用,面向研究、管理、决策等层面打造人工智能助手,确保人工智能真正落地见效,把能源智慧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员工视角 管理区自主研发的智能油藏运营管理平台对经营业务的革新可以说是颠覆性的。有了平台的支撑,数据不再是分散的表格,而是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实时呈现,基础数据通过平台自动抓取、分类和汇总后,人员的统计工作量减少了60%以上。可以说,人工智能不仅使我们的管理工具得到升级,更使得我们的经营思维从粗放转为精细。未来,人工智能将持续推动油气开采行业的革命性发展。比如,油井各项数据支持远程传送,不仅能自动生成包含产液量、含水率、动液面等参数的日报、月报,更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单井生产动态模型,实现产量、效益最大化。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采油管理五区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 田洪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