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国运东 给地球拍高清CT

在地震物理勘探领域辛勤耕耘十多年,国运东带领团队在中国石化率先实现了“复杂山地全波形反演技术”工业化应用,为地下油藏做个“高清透视”。
2025年04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银花 张素军 刘贤彬 吕 晶
16.8K

国运东,199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原油田物探研究院地震资料处理研究岗副研究员,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

    于银花 张素军 刘贤彬 吕 晶

    “我的工作是给地球拍CT!”国运东的自我介绍简单直接。他面前有两张地层成像图,一张模糊、一张清晰,“用医学术语讲,模糊的是X片,清晰的是CT”。显然,CT比X片能更清楚地呈现地下油藏分布状况,更有助于油藏开发稳准出击。

    34岁的国运东本、硕、博及工作都是在与地层打交道,入行却是误打误撞。他喜欢地理,爱看地图,因此报考了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物理专业,一学才知道此地理非彼地理。然而地下奥妙无穷,他庆幸自己歪打正着。

    2020年6月,国运东到中原油田做博士后,将“复杂山地全波形反演技术”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作业”是为四川通南巴区块拍一张高清CT。

    通俗理解,“全波形反演技术”是利用现有地震资料建立速度模型,通过海量数据反演地下结构,突破传统地震成像模糊不清的问题。但这项技术在工业应用方面一直处于空白,是世界公认的难题。通南巴区块地表沟壑纵横,地下构造变化剧烈,复杂的山地让难题难上加难。

    这是一项充满挑战的选择。挑战成功,能为油气开发擦亮“眼睛”;一旦失败,努力付诸东流不说,还会影响国运东博士后出站。但权衡再三,他还是决定干,“总要有人第一个吃螃蟹”。

    全波形反演首先要从海量数据中“淘”到你想要的那个点,其难度相当于“遥看远山森林里某棵树上是否藏着一只鸟”。国运东率团队攻关,研发了一种“近似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解决了传统方法引起的地震数据畸变问题,客观真实地还原了地层样貌。

    攻关过程千回百转。项目是与中国石化休斯敦研发中心科研团队合作研发的,为及时保持团队沟通,国运东经常工作到凌晨。他的电脑上代码始终在跳动,随时都在进行远程技术测试。

    两年后,通南巴地区580平方千米区块有了第一张CT。油田专家对这张CT很满意:剖面整体结构清楚,地质界面特征清晰,偏移归位准确,断点断面清晰。

    有了CT,如同有了藏宝图,普光气田按图索骥,部署了铁北1侧井。去年11月,铁北1侧井完钻,水平段优质储层钻遇率达到了100%!

    一向低调的国运东此时“高调”宣布:“我们完成了从X片到CT的跨越,还将完成从CT到核磁的飞跃,目标就是为油气开发打造一个‘透明地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