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中原油田

复合压裂技术创新 避免储层被水伤害

2024年12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 敏 张学成
16.8K

    中原油田形成了大跨度薄互层多层压裂、复杂井况压裂等一批适应深层低渗高温高压断块油气藏的储层改造与保护技术,紧跟勘探开发对象目标变化,相继攻克了特低渗储层、页岩油气等难动用和非常规储层的压裂工艺技术,助力非常规油藏勘探开发相继取得突破。

    □杨 敏 张学成

    2023年以来,中原油田在东濮老区不断加大近洼-洼陷带油藏序列的滚动勘探力度,先后发现了前梨园、南何家、马厂东翼等多个潜力区带。然而,这些区带皆以油藏埋深极深、渗透率极低著称,形成了典型的低孔特低渗储层开发难题。

    对此,中原油田创新设计了“差异化补能+适度规模排量造缝网”的“常+非”复合压裂技术模式,攻关了页岩油穿层立体改造及稳定排采技术,配套形成了自研滑溜水压裂液、低成本低伤害聚合物压裂液等低成本压裂液技术,并在文72南、南何家、马厂东翼等多个区块成功应用。其中,马3001井压后测试最高日产油气106吨油当量,何302井等多口井压后日产油30吨以上,页岩油井濮7601井压后获得稳定工业油流。前梨园、葛岗集洼陷带、南何家等区块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累计增油超2万吨。

    “储层在被改造开发时,极易受到伤害,导致渗透率下降、产能降低。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储层保护是不可忽视的重中之重。”中原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油气藏储层保护专家杜永慧说。

    普光气田飞三段储层属于低孔低渗的致密碳酸盐岩气藏,在开采及增产措施实施过程中,极易遭受水相圈闭、固相侵入及敏感性损害的侵扰。经深入研究,水相圈闭被确认为致密气藏损害的“元凶”。为此,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所用钻井液评价毛细管自吸现象,评估侵入-返排过程中的水相圈闭损害程度,追踪钻井液动态滤失量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贴近实际的钻井液液相侵入深度计算模型,筛选评价了适用于致密碳酸盐岩气藏的水相圈闭损害防治剂。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精准把握钻井液水相圈闭损害的深度与侵入深度,并结合致密碳酸盐岩气藏的特性,水相圈闭损害防治技术可为钻井液水相圈闭损害的预防与解除提供科学指导,有力保障增产措施与储层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杜永慧介绍。

    通南巴致密砂岩气藏埋藏深、储层致密,需压裂开发,是储层保护的重点关注对象。然而,单井压裂液用量大,大量液体涌入地层,使储层面临严峻的水锁伤害风险。为降低压裂液对储层的潜在威胁,技术人员在众多适用于致密砂岩气藏的解水锁剂中精挑细选,最终锁定了两种高效解水锁剂,有效减小了地层自吸量、提升了返排率。

    为确保这两种解水锁剂完美适配通南巴气藏,技术人员在通南巴气藏的地层岩芯上进行了系统的解水锁剂润湿性评价试验、配伍性试验,以及深入的室内性能评价与注入工艺研究。一系列举措为减小通南巴致密砂岩气藏压裂液水锁损害、推动压裂液体系储层保护技术的现场应用,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