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华东油气

因地制宜降本增效 独立自主迭代升级

2024年12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沈志军 俞亮亮 周博成
16.8K

    面对非常规资源禀赋差、动用难的问题,华东油气以效益开发、规模动用为目标,持续迭代升级高效储层改造工艺技术装备,形成了页岩气第三代储层改造技术、煤层气有效支撑储层改造技术、页岩油渗吸置换储层改造技术,打造了以“自动泵注+远程指挥”为核心的自动化、信息化、电动化储层改造技术装备系列,同时采用极简滑溜水配方、电动化和井工厂储层改造模式,减少对储层和环境的伤害,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

    □沈志军 俞亮亮 周博成

    芝麻开花节节高。从2015年产煤层气1.1亿立方米,到2023年产页岩气15.6亿立方米、煤层气4.1亿立方米、页岩油超20万吨,建成国内首个中深层煤层气田、首个常压页岩气田,非常规资源对华东油气的贡献度已超过80%。

    储层改造是实现非常规资源有效动用的“临门一脚”。储层改造工艺技术装备从无到有再到精良,华东油气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降本增效、独立自主迭代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常压页岩气田主要分布在重庆南川、彭水、道真等工区。与焦石坝的超压页岩气相比,华东油气的常压页岩气资源禀赋较差、开发成本高,要达到与超压、高压页岩气储层的同等改造效果,必须加大改造投入、扩大改造规模。自2015年起,华东油气以地质工程一体化为核心,围绕增效与降本两条主线,持续开展工艺增产、装备提效、材料降本和工具提速四方面的压裂技术攻关,形成了第三代页岩气压裂工艺技术——“适度切割+复合暂堵”造复杂、“强化参数+组合支撑”高导流、“全电动智能装备+经济压裂材料+提速降本工具”提速降成本,应用后,页岩气储层改造费用下降34%、无阻流量提高44%,有效推动了南川常压页岩气效益开发。

    中深层煤层气田主要位于山西临汾,储层普遍发育高阶煤,平均埋深超过1000米,具有储层压力系数低、渗透率低、吸附气占比高、滤失大等特征。华东油气10余年不断探索优化,形成了以“提排量+扩规模+强铺砂+远支撑”为特色的有效支撑储层改造技术,能延伸裂缝长度、扩大储层改造范围、提高可动用储量规模,应用后定向井测试日产量较5年前提高130%、水平井测试日产量较4年前提高88%。

    苏北页岩油主要分布在泰州、盐城、海安等地。针对页岩油地层压力系数高、储层纹层缝发育等特点,华东油气创新“渗吸置换+蓄能保压”储层改造理念,形成了以“规模注液+多簇限流+稳压促缝+组合加砂”为主的储层改造工艺,同时针对溱潼凹陷东西两翼的构造复杂区,实施了“定向井+拟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组合,采用以“自动泵注+远程指挥”为核心的自动化、信息化、电动化压裂装备系统,促进了缝网的精细改造。今年截至10月,苏北页岩油工区累计储层改造22口井,累产页岩油25万吨,实现了页岩油效益动用。

    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华东油气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致力于储层保护,实施了极简滑溜水压裂液配方,在满足改造需要和降本的同时,极大减少了对地层的伤害。

    2017年,华东油气在页岩气储层改造中首次引进电动泵,经过3年试验,在系统内率先实现页岩气储层改造全电动泵施工。目前,已在页岩油气、煤层气井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效降低了施工噪声和碳排放。针对山多地少的地表环境,该公司还大力推广井工厂钻井模式,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气田发展同频共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