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3D打印模具为技改创新添助力2024年11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连鑫龙
连鑫龙 11月18日,在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创新工作室,技术人员利用新引进的3D打印机成功打印出抽油机井减速箱,等比例还原了三轴两级传动装置,为采油厂技改创新和技术攻关再添助力。 采油三厂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附近缺少完整的制作加工产业链。在日常工作中,技师团队创新制作和加工维护的零部件,要送到60公里外进行处理。研发过程中需要大量测试,反复改进模块,制作完善周期长。 借助3D打印的高度仿真性和快捷性,技师可在创新工作室完成三维图形设计,等比例制作模具,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试用,更直观地观察工件间的契合度,及时发现产品设计不足,改进完善,大幅缩短了制作和路途耗时,提高了工作质效,制作成本较以往降低了70%。 “以前设计制作一个阀芯,需要近两个月,花费上万元,费时费力,现在半小时就能做好模型,成本也就十几元,方便多了。”集团公司特级技师刘勇介绍。 为提高基层职工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更好地发挥3D打印机的作用,该厂还邀请江汉油田首席技师、石化名匠吴继农现场授课。目前岗位人员已初步掌握抽油机、原油储罐和阀门等十几种装置的图形设计、建模制作、模具加工技术。 近两年,陆续有60名新毕业大学生来到采油三厂。随着技能比武、岗位练兵、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常态化开展,以往只能采用理论学习和现场培训的方式进行,现在借助3D打印机制作出现场装置后,可以把设备“放在”手上,在教室就能完成拆卸、拼装,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到其内部构造和工作机理,帮助新员工提升操作技能,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快速加入创新团队中。 该厂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杨国宏介绍:“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强建模培训,让技术人员能够制作出更加精细、齐备的装置模具,加快创新步伐,助力油田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