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胜利石油工程 一体协同 “拆封”难动用2024年07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田承帅 张 玉 夏广强
□田承帅 张 玉 夏广强 胜利海上首口合作开发井——埕北208B-平2井日产原油超百吨;滨37区块钻井提速50%,全井最短钻井周期2.5天,打破保持十年的2500~3000米井深12~15天集团公司钻井周期纪录;商541区块井深3500~4000米钻井周期缩短至5天以内……胜利石油工程与胜利油田着力打造上游板块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新典范,近3年难动用储量年建产能超50万吨/年、年进尺近100万米。 目标同向解难题 如何进一步让难动用储量“活起来、动起来”?“同向发力、同题共答,是破解难动用储量效益建产问题的根本。”胜利石油工程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宗檩认为,要解放思想,把工作重心向解放油藏、经营油藏、开发油藏聚焦,全面深化一体化运行,合力支撑上游稳油增气降本提效,保障集团公司效益最大化。 为不断提升自身在难动用储量开发领域的实力,胜利石油工程每半个月就精心组织一场高水平的技术交流活动,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最新技术动态和应用前景。 对外合作是为了更好地做大效益“蛋糕”。聚焦油藏经营价值最大化这一共同目标,胜利石油工程和胜利油田持续扩大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规模、拓展合作深度,不断深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打造了具有胜利特色的合作开发模式。 “地质工程一体化仍然是解决低品位、非常规油藏效益开发问题的必由之路。”胜利石油工程专家万绪新认为,一体化是解决复杂问题及高不确定性难题的方法论,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的提升、技术的集成、管理的创新是实现难动用储量效益开发的主要方向。 2023年,胜利石油工程与胜利油田合作开发难动用储量4500万吨,新建产能65.6万吨/年,合作累计产油达86.5万吨。 在埕北208B-平2施工过程中,双方强化一体化运行,精细刻画分析地质工程特征,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进行技术方案交底,全程选用旋转导向施工,采用一体化充填防砂、生物酶解堵、化学降黏等工艺完成投产,日产原油101.2吨,较设计初期产量增加3倍以上。 从初期的“参与建产”逐步发展为“合作建产”,再到“承包建产”,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模式完成了从1.0到3.0的迭代,综合经营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钻出创新“加速度” 用时4.17天钻完3543米,这是40662队刚刚创下的井深3500~4000米钻井周期纪录,比历史钻井周期缩短84%以上,机械钻速提高300%以上。 高指标的背后是技术、装备的加持。自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以来,进尺超400万米、动用储量1.85亿吨、新建产能255万吨/年、钻井综合提速65%。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成为重要推动力。 胜利石油工程优化井身轨迹,优选钻头、螺杆,强化参数并明确范围,加强对钻井液的使用与性能控制,总结形成了三维防碰绕障、高压喷射、一次性替浆、不划眼不短起“一趟钻”等技术体系。 “技术是基础,而技术又得靠设备去实现。”胜利石油工程难动用项目管理中心经理韩富昌说,胜利石油工程采用“小钻机高配置”,形成了“电动化钻机+高负荷顶驱+五缸高压泵+变频振动筛+变频离心机”的标准化配置,有效满足了难动用储量开发“大排量、大钻压、高泵压、高转速”的强化参数钻井需求,多个规模区块提速超300%。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