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致力于岩矿鉴定,“看透”岩石成分,揭示地下油气藏储层特征,有效助力页岩油气勘探开发

科技“考古”探寻储层“真相”

2022年09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夏 梅 李 莉
16.8K

    夏 梅 李 莉

    “岩石发育层间微裂缝,可见油气运移的痕迹,缝壁残留有重质沥青。”9月8日,在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研究所,科研人员田静颖给出一份岩石薄片的鉴定结果。

    阐释更多看不到的信息,这正是被称为科技“考古”——岩矿鉴定的作用。多年来,该院科研人员致力于岩矿鉴定,通过试验分析,详细描述岩石身体成分,服务油气勘探开发。

    在0.03毫米微观世界里找“真相”

    一片厚度只有0.03毫米的岩石薄片,能够承载多少信息?

    “看矿物成分,定岩性,再看结构复原它的沉积环境、构造运动,最后是观察孔隙类型、大小、多少,判断油气储集空间。”说起岩矿鉴定,该院实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龙玉梅可谓是信手拈来。

    拿出复兴区块兴页1HF井东岳庙段的岩石样品后,龙玉梅介绍:“正是从这些小小的薄片中,我们知道了这里的页岩情况,并据此提出压裂难点,为后期压裂提供了参考意见。”

    岩芯试验分析是勘探开发的基础工作。从地下取出的岩芯,送到试验研究所后被切割成0.03毫米厚的薄片。显微镜下的每一块原始地质资料样品,每一个复杂构成中的细节,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科研人员通过观察分析测试,在繁杂的变化中找出“真相”,阐释更多看不到的信息,形成储层岩石结构、矿物成分等基本地质认识。

    “岩石分析测试是揭示地下油气藏储层特征最直接的手段,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龙玉梅表示,他们的工作能为后期沉积相划分、构造演化研究、找有利沉积相带提供技术支撑。

    攻关鉴定技术为开发“导航”

    “茅口组炭质页岩内见到大量硅质放射虫,大小多为十几到一百微米,放射虫内富含有机质。”9月7日,科研人员冷军鉴定红页茅1井岩芯。如今页岩的相关分析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然而在10年前,刚面对页岩气这一新课题时,哪些小层可压性强却是个大难题。

    科研人员通过岩石薄片分析,“看透”岩石成分,详细描述各个小层纹层发育程度、有机碳含量、硅质成因,为后期找到地质工程双甜点夯实基础。“这几个小层生物成因硅占比高,有机碳含量也高,重结晶形成的石英增加了岩石脆性,更利于人工压裂。”龙玉梅介绍。正是得益于这一认识,工程技术人员把这几个小层作为开发重点,实现了涪陵气田志留系页岩的高效开发。

    “页岩成岩作用强烈,经过几亿年的地质改造,早已面目全非,恢复原岩很难。”龙玉梅表示,岩石鉴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科研人员通过加强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学等多学科学习,不断提升岩石鉴定技术水平。

    压裂缝网展布情况一直是攻关难题。科研人员通过对压裂支撑剂岩屑薄片进行镜下观测,从而甄别覆膜砂和岩屑。这是目前最直观、最经济地反映地下水力压裂缝网展布情况的实验研究方法,对页岩气水平井井位部署和压裂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抽丝剥茧”寻有利岩相

    潜江凹陷盐间页岩油地质资源量大,相关勘探开发至今已攻关50余年,但由于富集规律难以琢磨,甜点预测难度大,页岩油效益开发处于瓶颈期。实现效益开发,找到有利岩相是必须攻克的难题。

    该院科研人员始终坚持基础研究,先后分析鉴定数百块岩石薄片,鉴定结果描述数万字。“原来认为,盐间页岩油赋存在泥岩中。通过薄片研究我们发现,它并不是单一岩相。”龙玉梅说,“我们认识到页岩油既有物理沉积也有化学沉积,主要发育6种岩相,不同岩相发育的储集空间类型、孔喉大小、含油性、物性都有差异。”

    循着这一思路,他们继续对岩芯“抽丝剥茧”。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科研人员成功找到页岩油有利岩相。

    新认识更好地指导页岩油有利层识别和有利区划分。科研人员在利用薄片信息划定的有利区内开展老井复查,结合复查资料部署何页油1井。该井位于潜江凹陷潘场向斜北斜坡,有望实现新沟嘴组页岩油商业突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