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挖耳勺”提高油管检修效率

2022年09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苗全文 孙 博
16.8K

    ● 问 题

    人工进行油管修复二次检查,不能有效掌握油管内壁情况,影响油管检修效率。

    ● 创新点

    黄海龙创新工作室采用类似可视挖耳勺的设计结构,研制出油管内壁视频装置。

    ● 效 果

    该装置提高了油管检修质量和效率,极大减少了返工井和短周期井。

    苗全文 孙 博

    “这套装置不仅可以彻底检查油管内部情况,还能对异常部分做‘微创手术’,大大提高了油管检修质量和效率。”说起油管内壁视频装置,中原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准备五大队油管质检员栾兮很是激动。

    井上回收的油管经过清洗、探伤、试压等修复工艺后,质检员通常还要对油管内壁进行手电照射二次检查。但人工肉眼观察范围受限,不能有效掌握油管内壁腐蚀和偏磨等情况。

    针对这一难题,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黄海龙创新工作室组织技术骨干,成立油管杆复杂修复攻关小组。他们采用类似可视挖耳勺的设计结构,研制出油管内壁视频装置。质检员可在地面视频控制终端详细检查油管内部结构,并远程控制做出相应处理。

    “这一装置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原油田油管内壁修复技术检测空白。目前,已在油田准备修复系统广泛应用。”黄海龙介绍,濮城油区投用油管内壁可视技术,预计每年可节省作业返工、油管重复清洗和收送等费用160余万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