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大漠深处2022年01月0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朱春江
朱春江 一路行驶在大漠中的油区柏油公路,两边的景致毫无变化,从荒凉到荒凉,唯一的变化就是红柳沙包包的疏密与大小。从南疆第一大城市库尔勒出发一直向西向南而行,3个小时后过轮南小区,然后才开始进入真正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带,大巴就在这样的道路上前行。 这个生产石油的地方,西北油田采油二厂基地是我要到达的目的地,也是我这十几年来40多趟往返内地和大漠里的另一个“家”。我对这里的景物非常熟悉,对这些荒凉已经视而不见。 大巴一进油区检查站,车窗外的场景就把我从休假的安逸中拉回现实。放眼望去,一马平川的大漠,红柳树对抗大风积攒在脚下的沙包包显得突兀和苍凉。不过,只要有简易油区砂石路的地方,就能看到身穿红色工装石油人的身影,就能看到高耸云天的井架与一个个硕大无比的抽油机。这些红黄相间的抽油机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在土褐色的背景中格外醒目。偶尔出现的计转站,更是让这片充满荒凉的大漠显露出勃勃生机。 “激情塔河,幸福西北”“敢为人先,创新不止”,竖立在文体中心和职工宿舍楼上的标语,在夜晚闪烁着红色霓虹灯,告诉你有不一样的人群在这里干事创业。愈接近二厂基地,我的心情愈亢奋。我知道短暂的休假业已结束,迎接我的该是满负荷的工作了。 如果是春天或者是夏天,采油二厂的基地看似一个绿色的城堡。绿树掩映,翠绿生烟,衬托着一片大大小小的建筑。一次,几个附近村庄的维吾尔族少女驱车来到基地大门口,个个都感叹这里的环境优美。“好美!好漂亮啊!像公园一样!”确实,抛开大环境不说,这个基地院子里的小环境真心不差,静谧、优雅、整洁。 在这里待久了,我对基地里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春天看柳絮漫天、赏梨花飘雪、嗅沙枣花香,能想象出我的脚尖所处的具体位置。秋天里哪一棵青梅树上的果子先熟,哪一棵树上的香梨更脆甜,甚至能品味到葡萄甜到嗓子眼的感觉,还能数清楚我从办公室走到小卖部的步数。在我们戏谑地称为“塔河购物中心”小卖部的地方,伫立在水塘护栏边,聆听一会儿鹅的叫声、鸽子的咕咕声,抑或是和小卖部里的老大姐用河南话攀谈几句,享受片刻放松。 新盖的多功能大厅已经拔地而起,正在进行紧张的装修。听说今年的春节晚会要在这里举办,我忍不住溜进去看了一下大厅的内部构造。春节来这里反向探亲的家属,可以到这里欣赏职工自己编排演出的歌舞了。加上完善的体育文化娱乐设施,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居然是在沙漠里。 采油二厂生活基地里的每一个建筑都是石油人的符号,印刻着的是带有石油味道的记忆,体现着石油人热爱美好生活的方式。厂门口的那座假山喷泉,会在你最思念亲人的时刻,喷涌着洒开水雾展现在面前,清醒你的头脑抚慰你的内心。 洗去征尘,吃罢晚饭。我在散步时遇见的都是熟悉的面孔。你来我往,我们石油人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要贡献给大漠,父母、孩子见不了几次面,愧疚得太多,亏欠得太多。距离春节还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仿佛听到了那些放寒假来到这里的孩子的笑声,父母把他们接到基地来,多一些交流沟通,让他们也熟悉一下油田多留一些印象。这些孩子,或许是油二代、三代甚至是四代,他们真的是油田的未来啊! 第二天早上,在厂部的大门口,我送一名回家休假的同事等大巴。长年厮守大漠,对回家的行程也看得更珍惜起来。石油改变着这片沙漠,沙漠也塑造着石油人的精神品格。在这沙漠之中,希望我更加珍惜每一次的休假行程,也让进入大漠后内心的亢奋永远不要熄灭。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