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四川·达州
中原油田普光气田红色教育基地2021年11月0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为中华民族争“气” 四川达州,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主战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代代石油人陆续来到这里,为祖国找油找气。但直到20世纪末,都未能找到超过千亿方的大气田。 2003年5月,地下气龙燃起的火焰,让普光气田震惊世界。中原油田普光气田红色教育基地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科技展览馆——总建筑面积3781.6平方米,记录了普光气田20年的开发建设历程; ●气田发现井——普光1井; ●净化厂观景台——俯瞰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天然气净化厂,山光厂色尽收眼底;●采气厂创新园——高含硫采气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创新成果孵化基地。 【推介】 张庆生 (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油田分公司代表): 普光气田是我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整装海相碳酸盐岩气田。它的发现,是中国石化在油气勘探开发理论禁区的重大突破,推动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提升到世界水平。其中,科技展览馆描绘了石化人勇于创新、为国争气的生动图景,展现了川气东送等一系列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成果。 【故事】 历史 敢牵“气龙”出深潭 2005年1月,中国石化将普光气田的开发建设任务交给中原油田。 普光气田是国内首个规模开发的高含硫气田。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2009年8月2日,在普光气田首口投产气井普303-3井开井前,采气厂成立了“开井七人组”,编制了200多页生产准备纲要。 担任一号主操作手的赵延平,为确保开井万无一失,和队友反复进行模拟演练,把穿戴空呼装备的时间压缩到7秒以内。 开井当天,当赵延平打开生产闸门时,井口气流声震耳欲聋,从耳麦式报话机里传来的指挥声极其微弱,他死盯着井口流量计的变化,当观察到高空火炬由橘红色变成淡蓝色时,方知剧毒凶险的“气龙”被降伏。 普303-3井开井成功,拉开了普光气田试运投产的序幕。 传承 沿着祖辈的足迹执着前行 10月9日,一场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在普光气田举行,20余名新入职大学毕业生悉心聆听工作人员讲述气田20年的开发建设历程。 杜莉是一名“油三代”。2012年,已在美国留校任教的她,从父亲那儿得知油田需要人才时,毅然选择回国,成了普光气田的第一位海归博士。 当时,天然气净化厂的能耗占普光分公司的93%,节能降耗成为燃眉之急。杜莉每天背着十几公斤重的空气呼吸器,跟着巡检师傅爬罐塔、看仪表,了解装置的结构和运行,通过整合8万多个生产数据,建立了5个生产单元的数学模型。经过无数次测算,她终于制定出降低能耗的方案,现场应用后,能耗下降了8个百分点,年创效达亿元。 2015年,杜莉再次挂帅,完成了尾气焚烧余热回收锅炉的国产化改造,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38%,能耗降低了10%。展望未来,杜莉说:“我会始终坚守初心,弘扬石油精神,沿着祖辈的足迹执着前行。” 【点评】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这是仰望星空、为国争气的创新求索,是脚踏实地、不胜不休的进取开拓,是苦干实干、求真务实的弘扬传承。 新征程,从普光出发,向远方而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