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浙江·宁波
镇海炼化红色教育基地2021年11月0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打造世界一流石化基地 面朝东海,和光同行。浙江,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 镇海炼化红色教育基地由三部分组成: ●乙烯工程奠基点——还原了公司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开工奠基的场景;●镇海炼化之路展厅——展现镇海炼化46年来的发展历程;●白鹭自然保护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的生动场景。 【推介】 莫鼎革(镇海炼化公司代表、党委书记): 镇海炼化红色教育基地生动展示了“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绿色石化基地的奋斗图景和美好未来,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故事】 历史 东海边的奠基碑 上个世纪末,浙江逐步建成了全国闻名的小商品市场、中国塑料城、小家电之都、纺织品基地等,这些产品的重要原料——素有“石化之母”之称的乙烯,却只能大量依赖进口。 2002年10月,调任浙江的习近平同志很快就察觉到这一点,把“大乙烯”作为谋划、推动浙江制造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支点。他先后三次来到镇海炼化,亲自推动乙烯项目立项、核准、开工。 2006年11月,隆隆的打桩声打破了浙东海岸的沉寂,习近平同志参加镇海炼化100万吨乙烯工程奠基仪式,并提出了“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殷切期望。立下奠基碑,一张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徐徐铺开。 该工程先后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等奖项。大乙烯工程的投产直接拉动下游产值超千亿元。 传承 新征程上“赶考人” 10月13日,镇海基地第二套乙烯装置中央控制室里,烯烃二部技术员王宇轩正和制造厂商一起调试乙烯裂解装置的DCS控制系统。 新建的120万吨大乙烯开工正稳步推进,装置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国产化,这在国内同等规模装置中尚属首次。王宇轩作为年轻的技术骨干,已为此奋战了近半年。 2016年8月,王宇轩进入镇海炼化,上的第一课就是师傅当年坐着小板凳在奠基仪式上聆听殷切嘱托的故事,这在王宇轩的心中埋下了传承的“火苗”。 在师傅的“传帮带”下,他很快成长为装置“小行家”。2018年4月,乙烯装置停工大修,他负责分离系统189块盲板的倒盲和倒通,实现了零失误,被誉为“盲板司令”。 2020年5月,烯烃二部成立。王宇轩将自己的经验和盘托出,如同他的班长、师傅、师兄那样。“不忘殷切嘱托,我们都是赶考人。”在老乙烯奠基碑前,重温奠基仪式的他决心在新征程中再创辉煌。 【点评】 牢记嘱托,只争朝夕。这片热土涌流着无限生机与活力,自强自信充满奋斗者的胸膛。大世界大舞台,大基地大未来。岁月为证、与光同行,昂扬迈向“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将圆梦的故事写进更加广阔的未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