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长周期运行新保障: 设备完整性技术2021年08月3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屈定荣
屈定荣 截至8月中旬,集团公司所属炼油企业中实现“四年一修”的装置,与去年同期相比又增加了30套,其中很多装置正在向实现“五年一修”迈进。取得这一成绩的背后,设备完整性技术的建设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单纯应用工程技术,无法全面杜绝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必须辅以完整而有效的系统化方法。安工院自2012年开始经过理论研究、试点建设和分批推广,自主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石化特色的设备完整性技术。 “以前的设备管理是碎片化的、经验化的,很多时候设备坏了才修理,带来了太多现场抢修。现行的设备完整性管理注重各类设备的预防性工作任务,现场工作更加井然有序,设备风险得到良好管控。”安工院设备室专家介绍。设备完整性技术是全系统、全要素、全流程的体系,重点凸显预防性维修和设备风险管控理念,其创建的45项表征设备运行绩效指标,使管理导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这么复杂,我们从何处下手?”这是在推广过程中企业人员常提出的问题。安工院研发团队创新性提出五阶段理论和三维运行机制,并从设备KPI(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文件、管理平台、人员能力等不同方面,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系统的设备管理体系。 例如,安工院与镇海炼化、高桥石化实践形成“1+N”的体系整体策划方法,与广州石化合作提出流程群组的信息化实现新方式等。 安工院还自主研发针对企业实际的设备早期故障智能预警技术,在青岛炼化、天津石化等10余家企业试点推广,应用装置腐蚀泄漏率降低42.3%,机组故障平均预警时间提前156分钟。此外,安工院开发移动App应用等提效减负工具,使报表台账精简30%,部分装置区域操作人员巡检频次、监测数据记录频次等降低50%~75%。 截至目前,设备完整性技术已在中国石化32家炼化企业全面建设应用,其中17家企业的装置可靠性指数高于97%,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油田和销售企业也正在试点建设推广。 (作者系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设备安全研究室主任)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