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西南石油工程

专业化运行让“辅助”变“创效”

2025年02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钟安雅 张红卫 李 洪
16.8K

    □钟安雅 张红卫 李 洪

    “现在有了专业的清罐队,进度快多了!”西南石油工程公司70168钻井队长乔立伟介绍,“以前使用人工清罐,一个罐至少要用3~5天。现在实行机械化作业,1天就能完成,大幅缩短了中途完井施工周期。”

    近年来,西南石油工程为更好满足油气田加快增储上产的需求,进一步提升钻前、搬迁安、中途完井、配合试气四个关键作业环节运行效率,大胆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建立“一体化统筹、一体化协调、一体化运行”的生产组织运行模式,集中力量解决运行过程中的难点阻点,减少低效无效作业时间。

    根据业务发展实际,该公司对所属钻井一分公司的导管服务、设备运维保及清罐等生产辅助业务进行整合,成立专业生产服务队,并将业务范围由钻井一分公司扩展到内部其他3家钻井公司。同时,他们按照市场机制,开展模拟结算,由钻井队根据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给予相应报酬,搭建以价值贡献考核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以业务过程考核保障业务目标实现的“双驱动”管理绩效评价考核机制,促使内部资源有序流动和调配,推动生产辅助单位逐步向“服务保障+生产经营”的工作模式转变。

    新模式推行以来,钻井一分公司聚焦工区钻井主业,坚持把提速提效作为“核心动能”,围绕钻井需要,充分发挥“一体化、大运行”优势,通过高效的生产组织、严密的运行管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促使服务到点、保障到位。

    “我们购买了两台专业清罐设备,清罐队成立一年多以来,共完成了22个泥浆罐和300余个循环罐、储备罐、方井的清罐任务,极大地降低了井队人工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产生综合效益600余万元。”钻井一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一体化生产运行模式对其他业务的“加成”也十分明显。2024年,西南石油工程搬迁效率比上年提高5.73%、台月效率提高4.78%、纯钻时效提高5.44%、辅助时效降低17.76%。

    一个权责明晰、分工协作、协同高效的生产辅助体系,正在为四川盆地天然气增储上产贡献“西南速度”。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