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用演技与内容突破“七年之痒”主讲人:金陵石化 张霄敏 从业时长:7年2024年11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又是一年记者节。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也迎来了自己与创作的“七年之痒”。 从最初的纯文字创作,到后来涉足视频制作,我的创作之路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演变。最近一年,我的心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前,我总想着如何向观众输出内容。但现在,我会问自己:如果你是观众,希望在中国石化官方账号看到什么内容? 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仅改变了我的创作视角,也直接影响了我的创作方向。 作为一位具有工科背景的创作者,我主要负责的是搞笑科普类内容的制作。这是一个既具挑战性又充满乐趣的领域。将幽默元素与科普知识结合,就像是把糖和药混合在一起,使得原本相对枯燥的信息变得甜而不腻,让观众在笑声中轻松获取石油石化领域的知识。 如何有效地将科普与幽默融合呢?这需要发挥创造力,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或是电影里的经典场景,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重新演绎,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实践证明,适当的艺术加工确实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吸引力和传播效率。 我与创作的“七年之痒”,也在这个过程中有了突破。今年,我们运营的账号不仅获得了可观的流量,更重要的是赢得了观众的信任和支持。 问:今年,你最满意自己的哪部作品? 答: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假如汽油说真话》系列。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92号、95号和98号汽油分别塑造为三个性格各异的村民,在村口闲聊的情景下展开故事。 我们采用了东北方言和典型的乡村服饰道具,营造出轻松幽默的氛围,使得科普知识更加贴近生活,易于理解。整个拍摄的过程非常有趣,也很考验我们的“演技”,是个全新的体验。更开心的是,这部作品很多人记住了我们讲述的油品知识,也记住了我们三个“演员”。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