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设备“穿”上保暖衣 水井“住”进保温棚2024年11月0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 媛 高利明 孙 磊
王 媛 高利明 孙 磊 中原油田内蒙古采油厂位于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大草原,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10月份以来,气温骤降至零摄氏度以下。走进该厂中康油田百里油气产区,设备及管线周围早已裹上了厚厚的玻璃纤维布、聚乙烯薄膜、电热带等,提前“穿”上了保暖衣。为了确保冬季安全生产,让设备设施平稳运行,该厂采取多种冬防保温措施,截至目前,已对42口易冻堵油井及100余米管线实施电伴热措施,让9口水井“住”进了保温棚。 极寒天气下,冬防保温的重点是保证地面的原油集输系统和注水系统不冻堵。8月份,工作人员就开始给原油集输系统“穿”棉衣,先后缠上电热带、玻璃纤维布,最后裹上聚乙烯薄膜。地下的油要靠注入一定压力的水驱出来,而冬天注水系统最容易冻住。该厂仿照蒙古包的形状和构造,利用废旧油管杆焊出内衬结构,罩在水井井口上方,然后将材质结实、抗风化的大棚膜套在内衬结构上,底部用土将塑料布掩埋好,上端卷起用绳系好。大棚内外温差可达20多摄氏度,水井犹如“住”进了保温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