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数字锁”把牢钻井助剂质量关2024年11月0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侯小鹏
侯小鹏 10月27日,3辆满载重晶石粉的板车在西北油田物资供应管理中心助剂存放区有序卸货。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批重晶石粉助剂吨包袋上加装了带有二维码的铅封。待助剂卸完后,库管员张泽枫用手持移动端扫码功能对每一个吨包上二维码铅封进行扫描,重晶石粉的生产厂家、主要成分、质量检验等信息都会同步上传至西北油田物资信息管理平台。 “传统的助剂管理往往依赖于人工记录与现场检查,效率低、监管难度大。”供应管理部经理王鹏说道,“特别是在助剂运输、交付、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调包等风险,其产品质量管理面临诸多挑战。”2024年以来,西北油田物资供应管理中心打通跨企业协同堵点,对19个品种的钻井助剂集采联储,共向工区内工程公司提供12.43万吨钻井助剂,保障了235口油气井开发需求。 为实现助剂保供全过程监管,物资供应管理中心开发新模块,引入二维码技术和信息化管控手段,实现对钻井助剂发货、入库、检验、出库、交货5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数据记录,对每一吨包助剂的实物流转实现全过程跟踪。 “通过预设规则,该系统自动判断铅封状态,对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好比是给助剂流转上了一把‘数字锁’,而且大幅减少了人工记录与检查的工作量,提高了管理效率。”王鹏说道。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