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作为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钻完井技术中心首席监督,任鹏在海上平台工作了20多年,始终坚持一条“铁律”:不合格就返工。

坚守质量的航标

2024年09月2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马童辉 于 佳 张 灿
16.8K

在海油创客工作室,任鹏仔细研究防砂工具。

    胡绪福 马童辉 于 佳/文 张 灿/图

    入秋之后的渤海湾,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水汽,将海上平台的风筒吹得猎猎作响。从空中俯瞰,百余座橘红色的采油平台,星罗棋布于天海之间。

    9月12日晚10时,任鹏依旧坐在办公室电脑前,一边查看油井CB246A-P6的生产曲线,一边进行该井作业效果分析,眉头又紧皱起来。

    作为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钻完井技术中心首席监督,任鹏在海上平台工作了20多年,始终坚持一条没有商量余地的“铁律”:不合格就返工。“打造海上精品工程,为作业井负责一辈子。”这是任鹏的座右铭。

    每次施工作业时,他总是按照安全管理标准,严格审查每个环节,坚持“站标准岗、干标准活儿”。

    有一次在监督CB22H-9井施工期间,任鹏在作业监督上又唱起了“黑脸”。这天,施工队准备下完井油管时,他发现,管壁存在明显浮锈,立即叫停了施工。随后,厂里对油管进行了更换,避免了因铁锈脱落堵塞油嘴导致油井产量降低的情况。

    在物料管控方面,任鹏同样坚持“不合格的管线一根也不上平台”的原则,一旦发现不合格物料,会要求供货单位立即调换,把安全隐患扼杀在源头。

    正因为这张“黑脸”,胜利海上施工风险得以有效控制,海上高难复杂井CB25A-9、高风险井CB306C、高产井CB208B-P2以及各种新工艺技术海上试验,都顺利完成作业施工,收到了良好效果。

    任鹏参与过海上大部分油藏类型作业井施工和多种完井工艺现场试验,累计出海4200余天,监督油水井作业630余口,打造出大批精品作业井,作业成功率始终保持100%。

    他还瞄准海上作业井效果,从物资质量、施工质量等方面入手,坚持“四项检查”“五不下井”,严把质量关口,消除质量风险隐患,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在他的把关下,验收发现4批次不合格作业物资。经过及时督促更换,为单位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在任鹏看来,施工质量上去了,作业成功率就高,少返工就是创效益。正是这份责任心,守住了海上高质量开发,他也因此被评为2023年度海洋采油厂的“质量卫士”。

    除了把好质量关,任鹏还热衷于和同事一起自主解决生产难题。针对原井眼侧钻工艺的施工难点,他和同事想方设法寻找突破口,组织现场加工多齿距薄壁套铣筒工具,通过采取稀盐酸浸泡水泥环等措施,提升套铣进尺速度50%以上,单次作业节约平台日费用30万元。

    脑筋越用越活,思考越来越快,一项项成果纷至沓来。多年来,任鹏不仅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达30余项,多个成果还破解了海上钻完井作业遇到的瓶颈难题,应用效果良好。

    任鹏不仅在工作中成就自己,还带出了徒弟。每当说起师傅时,胡江涛都充满感激之情:“他是我一辈子的师傅。”

    7年前,任鹏和胡江涛签下师带徒协议,此后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都给予徒弟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

    在胡江涛出海监督的日子,任鹏的电话一定会24小时保持畅通。“海上作业可能发生异常情况,不论多晚给师傅打电话,他都会不厌其烦地指导我。”胡江涛说。不出海或休班的日子里,师徒二人就“泡”在单位探讨案例和技术。直到现在,任鹏依然坚持指导胡江涛。

    在师傅的熏陶和影响下,胡江涛也不负众望,成为海洋采油厂的生产技术“大拿”。他总说,跟师傅相处久了,也越发看不得一点儿质量上的瑕疵。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