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李昂是经纬公司胜利定向井公司定向工程二部的工程师,2023年被评为经纬公司“创效先锋”。他刚毅、睿智、执行力强,还有一颗不服输的心。
昂首向上的轨迹2024年09月2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单旭泽 宋 民 钱 程
单旭泽 宋 民 钱 程 文/图 9月13日夜晚,山东东营大雨滂沱。胜利油田永935平台灯火通明,永935-斜1井正在快速稳斜钻进。定向工程师李昂在大雨中登上钻台,指导司钻精准控制钻头的轨迹。 32岁的李昂是经纬公司胜利定向井公司定向工程二部的工程师。李昂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腰背笔直,给人一种俊朗利落的感觉。2023年,他以精湛的技术干出标杆井和千吨井,被评为经纬公司“创效先锋”。 在同事眼中,李昂刚毅、果断、执行力强,但用睿智、不服输来形容他,更为贴切。 18岁时,李昂应征入伍。在内蒙古当兵时,大漠艰苦的环境,再加上严格的训练,练就了李昂不服输的血性。 “赢我才能过关,胜我才能打仗”——李昂最敬佩的人,是在军营时的班长。班长在训练间隙还不忘读书学习,任务再多都会坚持体训。这种对学习几近痴迷、训练几近苛刻的态度,深深触动着他。2012年12月,李昂脱去军装,转业来到胜利油田成了一名石油工人。2017年,他来到胜利定向井施工一线,成为定向工程部的一名定向新兵。 在测控工程部学技术,哪个岗位活儿多难点多,李昂就争取去哪个岗位。一番勤学苦练后,他把各类定向仪器摸得门儿清,练出了一身叫得响的真功夫。2018年11月,李昂主动请缨,前往新疆工区的巴州分公司。 “不能只当一味猛冲猛打的新兵,要学会‘用脑子打仗’。”从班长身上学来的法宝,成为李昂在工作中的习惯。 施工前,李昂会制定出最佳的施工计划书,分析区块地层、岩性对定向增斜的影响因素,优选合理的钻井参数,全力配合井队快速钻进。他坚守在钻台,精细控制钻头轨迹,当好钻具千里眼,全力保障螺杆、仪器、无磁钻具顺利入井,确保滑动钻进的每一米都优质高效。 李昂带队施工的顺北1-17井,以精准的轨迹控制、过硬的质量被评为2020年西北油田优质工程。 “这一辈子可以没有奇迹,但必须有奋斗向上的轨迹!”李昂从来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每次取得成绩都要重新归零,每接到一个任务都会从头开始认真筹划。他保持着热情、激情,坚持精细操作的踏实作风。 很快,李昂熟练掌握了一系列深层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定向工程技术:高温小井眼定向技术、随钻扩孔技术、超短半径水平井技术及高温MWD随钻测量技术……他努力为负责的每一口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沙漠,高温、烈日、风霜、雨雪,考验的不只是身体,还有意志。“不算优秀,但踏实,能待得住。”这是李昂对自己的评价。驻疆近5年,李昂平均每年在岗300天。2022年三季度他累计驻井92天,个人创效176.6万元,先后转战顺北8号、4号条带,高效完成集团公司重点示范井顺北83斜井施工,刷新了顺北8号条带施工周期纪录,被评为三季度创效先锋。两年多来,他在西部累计参与施工26口标杆井,其中有5口千吨井。 时光荏苒,李昂身上的红工衣褪色不少,身上还带着些油污的痕迹。摊开手掌,厚厚的茧子成了他引以为傲的“军功章”。2023年6月,他从新疆工区调回东部油区继续奋战。 “说实话,我很感谢在军营的经历。踏实、坚强、不服输,都是那时候打下的烙印。”从沙场到井场,李昂努力昂首前进着。他在井场上的脚印从模糊、稚嫩,逐渐变得清晰、坚定。严寒中呼出的白气中、酷暑下摔在地上的汗水里,每一分艰辛,都承载着他的信仰、执着和追求。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