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技术名片

2024年06月2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循环水系统的用水量占企业总用水量的50%~90%,其稳定运行是保证工艺长周期运行的重要条件。为提升节水效率,企业不断提高循环水系统的污水回用比、浓缩倍数,加剧了循环水运行中存在的腐蚀、结垢及微生物滋生三大问题,阻垢、缓蚀成为石化企业循环水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的重要需求。

    含磷化合物是优异的缓蚀阻垢剂,但磷也是水资源的“敌人”,水中的磷含量过大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导致水质恶化,进而引起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为此,国家和地方对企业外排污水中的磷含量控制日益严格,作为污水场磷主要来源之一的循环水系统必须采用低磷甚至无磷方案。

    1988年,石科院开展循环水处理技术研发,形成炼油化工达标污水适度处理回用循环水成套技术等多项支撑炼化装置超长运行周期的关键水处理技术。30多年来,石科院先后完成循环水处理技术相关项目40余个,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

    石科院依托自身在循环水处理领域的技术积淀,以科技创新力量守护绿水青山,自主研发出大于60%高比例污水回用的无磷/低磷阻垢缓蚀处理工艺。研发团队通过官能团构效关系分析等手段设计合成了6类28种新结构的聚合物,并通过试验优选出兼具缓蚀、阻垢的多功能无磷聚合物作为核心剂。

    在此基础上,研发团队针对不同水质开展了上百次动态模拟试验进行筛选、验证,成功开发出系列高效无磷/低磷阻垢缓蚀剂及处理技术。该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新鲜水和污水水质“量体裁衣”,在保证循环水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高比例污水回用,有效克服了常规无磷/低磷阻垢缓蚀剂抗冲击性差、耐受污水回用比低的缺点。

    石科院还解决了药剂生产过程中反应剧烈、易暴聚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合成,水处理剂的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三废”,“一箭三雕”满足了石化企业低磷、安全、环保的三重需求。

    2023年11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联合发布《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3年)》,该技术名列其中。

    未来,石科院将推进该技术进一步应用,与更多企业合作,推动循环水源头降磷、污水资源化利用,助力中国石化循环水系统的污水回用比提升至60%,使每年回用污水达1.8亿立方米,相当于近13个西湖的水量。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