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让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2024年03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楼小梅
楼小梅 机关后勤冗员多负担重,基层一线人员结构失衡,是一些企业面临的发展难题。要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敢于深化改革,着力优化整合、培训转型、考核激励,引导员工向一线流动,向价值创造聚集,让人力资源转化成人才资本。 优化整合促队伍精干,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面对结构性缺员的矛盾,企业应从思想上破冰,切实转变观念,根据各岗位实际情况,该压缩的压缩,该合并的合并,该淘汰的淘汰,大力推广“一岗多能”“一职多能”,科学合理推进机关后勤人员精简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大材小用”和“小材大用”现象,起到既提高工作效率,又降低用工成本的作用。 加强培训促员工转型,挖掘人力资源的最大效能。减员瘦身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效益、提高效率。企业可以加强培训,让减下来的员工具备新技能、走上新岗位,实现转型发展。培训应结合岗位需求,少一些纸上谈兵,多一些现场实操,让员工在培训过程中就能对新岗位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岗位,完成角色转换,进入最佳工作状态,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考核激励促人员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要鼓励后勤人员主动走出舒适圈,到一线去,到艰苦岗位去,必须充分运用考核结果,严格实行激励机制,工资待遇向苦、脏、累的基层一线岗位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同是一线岗位,也要体现出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切实做到生产充实、辅助精干、机关高效。 人人都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打好人力资源改革攻坚战,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最大效率,形成人尽其才、人人创造效益的局面,还须久久为功,不懈努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