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42级台阶

2023年11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单旭泽 钱 程
16.8K

楚宏昕登上钻井平台准备进入司钻房进行定向轨迹控制操作。

    24年,42级台阶,经纬公司胜利定向井公司巴州分公司的定向技术工程师楚宏昕日复一日地登上钻台,精准控制钻头轨迹,累计优质施工定向井近300口井。24年,他走过了9273600多级台阶,有76000米,相当于19座天山的高度。

    单旭泽  钱 程

    11月8日,立冬。西北油田顺北区块SHB12-1X井井场,钻塔耸立在戈壁上,风向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黄色的梯子从地面延伸到高高的钻台。楚宏昕紧了紧领口,一步、两步、三步……42步,上到10米钻台,转身,将链条重新挂好,走向平台上的操作室。

    这天,他奔波300公里,到现场进行安全技术指导。

    46岁的楚宏昕是经纬公司胜利定向井公司巴州分公司的定向技术工程师,工作24年,“认真踏实、技术过硬”是大家对他的评价。在他的红工衣左侧,永远戴着一枚亮闪闪的党徽。他的话语很朴实:“这枚党徽的重量只有3.7克,但在我心中,它代表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重若千钧。”

    2022年7月,由于技术过硬、工作出色,楚宏昕被调整到安全管理岗位。从干技术到管安全,他觉得肩上的担子沉了许多,但“隔行如隔山”从不是他的借口。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安全工作就有多靠谱。”楚宏昕将“安全”二字置于心间。他的眼睛盯在现场,脚步奔向一线,用心琢磨安全。大漠戈壁上最深的刻痕,是石油人笃定前行的足迹。每月,楚宏昕有15到20天在工区现场跑井,行程近2000公里。

    行走在现场,小药箱里的药品在不在保质期内,空气呼吸器的压力合不合规,棉工服的厚度够不够保暖,班前5分钟落没落实,都是他最先要关注的地方。不管凌晨几点,只要枕头边的手机振动一次,楚宏昕就能立刻从“睡眠模式”切回工作状态。

    面对不同的施工环境、不同的甲方要求、不同的施工标准、不同的地层特点,楚宏昕都要做好人与设备、人与人、人与井的“安全最优解”。巴州分公司的战线拉得很长,面对西北大漠里的“千里施工图”,楚宏昕采取“线下+线上”的模式,在南疆跑现场,为北疆视频解难题。

    在日出日落间,楚宏昕和巴州分公司的兄弟们共同造就了16口“千吨井”,今年完钻井已突破202口,比去年增加24口,市场占有率达到60%,服务质量优良率100%。胜利定向井公司巴州分公司在西北油田连续17年获专业总评第一,成为西部油区唯一被评为“工程技术市场银牌作业队”的定向技术梦之队。2022年,他率队完钻的永进3-平16井,在胜利西部“增储上产”劳动竞赛中被评为优质施工井,他也被评为“增储上产”劳动竞赛先进个人。

    无数个日与夜里,楚宏昕的脚步走了多远,大漠知道。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