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我是“身经百战”的女摄像2023年11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国伟
中原油田 张国伟 10月20日,中国石油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首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在成都拉开帷幕。在32名来自全国石油石化能源系统的候选者中,我幸运地被评为“全国石油石化能源系统十佳记者”,我也是此次中国石化唯一的参赛选手。 荣誉不只是被幸运女神眷顾,还与我在电视新闻阵地身经百战的实践分不开。 16年来,作为一名石油石化行业的电视记者,我一直跟随中原石油人为祖国找油找气的步伐,以记者的视角,颂扬油气重点工程,记录勘探重要事件,讴歌一线普通职工,擘画奉献的精神群像。 16年的新闻采访实践,有感动,有荣誉,也有成长。 “过年啊,咱们管着千家万户炉火旺不旺,年夜饭香不香,哪敢回家啊!” 2023年大年初一,在新投运的文13西储气库,我见到了值守在岗的常爱萍。常爱萍一入职干的就是采气工作,从无到有架管线、建气站,一干就是30年。地下气藏采出枯竭后,她又和同事们将自己亲手建起来的设备、设施拆除掉,而后建起一座座储气库。自第一座储气库投运以来,常大姐已经9个春节没在家吃过年夜饭了。 看着常大姐,我的眼睛湿润了。虽说我们是女子,却在各自的岗位上,负重前行,努力拼搏。 今年,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河北省涿州市遭遇强降雨、受灾严重。电视新闻追求现场感,我主动请缨冲在河北涿州抗洪抢险第一线。72小时没合眼的我,扛着三脚架,背着装满设备的采访包,在齐腰深的积水中,独立完成采访。出镜、拍摄、撰稿、画面剪辑,最终推出图文视融合报道,记录下持续感动我的那8个昼夜。 记者是记录者,也是亲历者。对于新闻事业,我从来不曾后悔,更不曾放弃。因为我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就是:我是一名石化电视新闻记者!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