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扎根一线 讲好石化故事

2023年11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田元武
16.8K

    十建公司 田元武

    2023年元旦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便坐上南下的高铁,前往古都南京。6小时后,我来到扬子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工地,不远处的管道预制厂房里迸发出来的朵朵焊花,吸引了我的眼球。走进厂房,却不见一个人影,只有3台智能焊接机器人在默默工作。

    “嗨!这机器人焊接得还不错吧。”忽然,我的耳边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十建公司劳模、高级焊接技师刘建国已经从智能焊接机器人身后,走到我面前。

    从2023年的第一天起,我就扎根在了扬子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现场。22年前的盛夏,刘建国在高桥石化进行球罐焊接施工作业时,每天都要拖着疲惫的身躯从球罐里出来。“如果将来有机器人能够代替焊工的双手就好了。”从那时起,智能化焊接梦想的种子就深深地埋在刘建国的心里。刘建国徐徐道来,我飞快记录,一段段感人的技术研发故事跃然纸上。

    4个月时间里,我通过采访智能化焊接技术研发专家、施工作业一线员工,搜集到了智能焊接机器人从顶层设计到立项研发,从攻克技术难题到成果应用的全过程素材,并形成了两万多字的采访笔记、2000多张图片和1500多段视频,为日后的新闻宣传备足了“粮草”。

    5月6日,国内首台九轴全位置智能管道焊接机器人正式投入应用。我依托中国石化报社融媒体平台,针对中国石化报各媒体特点写作稿件、制作视频,及时将智能焊接机器人研发过程及成果、成效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传播。

    从事基层新闻宣传工作8年,我深深感到:在每一个生产车间内,在每一处项目建设工地中,在每一个油田井架边,在每一个加油站里,我们的石化员工每天都在演绎着精彩的奋斗故事。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扎根基层一线,始终如一将视线聚焦在基层一线,就一定能更好地为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