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离新闻现场近些!再近些!

2023年11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宋国梁
16.8K

    江汉油田 宋国梁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是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名言。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来,这句话时刻激励着我走进一线,拍摄最生动的新闻画面。

    抵达现场,是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新闻作品的必然要求。

    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汉江水位持续上涨。10月3日,我跟随油田领导采访防汛工作。在得知汉江即将迎来今年第一号洪水后,强烈的新闻敏感让我意识到,这是一条活蹦乱跳的“鲜鱼”。那天采访结束,我立即电话了解一级泵站取水趸船现场的相关信息,明确采访时间。第二天,我拿上拍摄装备与同事一起赶往现场。

    在抗洪一线,我构建了空中+地面立体式拍摄模式:航拍、大景、近景、特写,用足了丰富的镜头语言。视频第一个镜头,没有太多语言和文字,扑面而来的是航拍的一片汪洋。当记者拿着望远镜观看水位进行现场解说时,配了一个水位计的特写镜头;采访一级泵站班长时,他指着前来支援的同志们,说多拍拍他们;还有视频结尾处趸船上高高飘扬的国旗……这些画面中同期声及诸多细节的运用,让观众瞬间仿佛身临其境,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国庆期间,我们据此拍摄编辑的《迎战!汉江第一号洪水》短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浏览量超1.5万,电视、微信融媒体同步推出,中国石化视频号也进行了发布。

    现场报道是对记者的观察力、判断力、行动力的综合考验。在深入现场、深入一线、贴近采访对象的同时,还要做足功夫、细心拍摄、提炼要点、组织语言,才能让每一次现场报道更鲜活更有质感。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