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用心用情,不一样的风景2023年11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 佳
胜利油田 于 佳 从事新闻工作多年,采访过很多不同岗位、不同领域的人和事,有一种情况总会遇到,那就是“老话常谈”。 今年初,接到“2022年度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获得者的报道任务,我负责采访集团公司油气开发领域高级专家、任职于胜利油田的曹绪龙。 作为在胜利油田化学驱方面有着突出贡献的领军人物,此前有关曹绪龙的报道已经很多,如何突破常规写出新意,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见到曹绪龙,是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因为长期从事化学驱研究,曹老的谈话重点都是围绕着化学驱展开。一番访谈下来,除了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我其他什么也没记住。更准确地说,没能找到让我兴奋的点。 一筹莫展之时,曹绪龙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参加工作40年,就干了这一件事”。 一个人干一件事不难,难的是一件事干一辈子。可他是怎么做到的?我的思路就此打开。 方向确定,我赶紧调整采访策略,从家庭、学习等方面跟他聊起他的成长经历。曹绪龙的话匣子也被慢慢打开,给我讲了很多工作背后的故事,比如他如何与胜利结缘,在研究化学驱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透过他的故事,我看到了什么是家国情怀,感受到执着的力量,也看到了胜利油田的希望。最终写下了《曹绪龙:矢志攻坚的化学驱油探路者》这篇报道,并得到领导肯定和读者好评。 就像曹绪龙所说,任何工作都不会一帆风顺,只是在困难面前有人选择了放弃,而有人换一种思路选择了坚持。 我想,新闻工作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不是没有亮点,只是被固有的思维束缚,没能跳出习惯的窠臼。 好的新闻报道,靠的不只是一腔热情,还需要用心用情的思考。作为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努力锻造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过硬本领,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创作出具备时代特色的精品力作,时刻保持对新闻事业的一颗火热之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