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交通能源不宜完全禁用汽柴油
为了推进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不少国家提出了停止销售内燃机汽车的时间表,该时间表能否实现还存在不少难以预见的不确定因素,而且这些国家把混合动力汽车都定义为新能源汽车,没有明确区分插电式混合和油电混合两类混合动力车辆。
欧盟正式宣布2035年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这一目标能否实现挑战巨大,即使实现了,道路上还会有相当数量的存量燃油车,按车辆使用寿命预测,燃油车在道路上消失要在2045年前后。
汽柴油能量密度高、易储存、易运输,内燃机功率强劲、使用方便灵活,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场景,其中有些场景是电动汽车无法企及的,如低温环境和电网受损的自然灾害场景,重型柴油货车以电代油困难也很大。仔细分析内燃机动力、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缺点,全面彻底禁用燃油车是不合适的。推进交通行业碳减排,对车辆动力,油、电、氢不能搞零和博弈、你死我活,而应融合互补、互相促进。亚洲电动汽车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等研究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本技术路线:从2020年起,全国大规模推广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市场占比50%左右,占我国汽车总保有量的15%;2030年起全国大规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到2050年新能源汽车占我国汽车保有量的50%以上。未来,汽柴油的消费量将逐步减少,汽油消费量的下降会快于柴油。汽柴油在地面交通能源中从市场独占向市场主体进而向市场次要地位转变是大趋势,但市场主体地位会延续较长一段时间。到2050年,燃油车保有量在汽车保有量中仍有可能占主体地位。
炼油行业要为燃油车提供高效高清洁汽柴油
汽柴油是种类繁多不同结构烃分子的混合物,混合物中烃分子的结构决定其物理化学性质,影响其在内燃机中的燃烧行为。内燃机的热效率与燃料的性质、燃烧行为和内燃机的设计高度相关,还会影响内燃机的污染物排放水平。
优化汽柴油中烃分子结构,寻找合适的添加物,生产高效高清洁油品,炼油企业要主动担当、有所作为。炼油行业与汽车行业技术专家要围绕燃油汽车高效率即低碳排放、高清洁即污染物超低排放(车辆排出口单位气体中污染物浓度显著低于空气质量限值)紧密合作,协同创新。生产高效高清洁汽柴油将成为炼油行业新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