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燃料电池汽车
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023年03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氢气储存运输加注成本高

    燃料电池汽车(FCEV)使用过程没有污染物和碳排放,加氢仅需3分钟左右,行驶里程长,对消费者而言,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仅是加油变成了加氢,使用方便,尤其适合替代重负荷的柴油车。氢气用绿电电解水获取或用生物质制氢,全生命周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效果显著,但推广应用面临经济性的挑战。FCEV都采用高压压缩氢,从供氢厂到加氢站,使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高压气瓶,制造成本高。氢气运输以长管拖车为主,压缩氢气密度低。使用20兆帕的8管式拖车一次运输氢气仅280千克左右。加氢站需采用高成本压缩氢罐储氢,配置小型高压压缩机,建设和设备的维护成本高,目前日加氢1吨左右的加氢站设备投资约需1500万元。上述因素导致FCEV使用的氢气价格高,完全市场化会使消费者难以接受,长期由供氢方承担,很难持续经营。

    FCEV制造成本高

    FCEV都配置高成本的复合材料高压气瓶,受制瓶材料和技术水平限制,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压力35兆帕储氢瓶。

    为了延长行车里程,采用70 兆帕储氢瓶是发展趋势。FCEV的电池要采用铂催化剂和全氟磺酸树脂膜做电解质,造价高,为了降低电池制造成本,全球科技人员正在开发低铂、无铂催化剂和廉价电解质膜,但低成本车用燃料电池的产业化短期内难以实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