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 ![]() ![]() 日期检索
新星公司地热开发利用历程2023年01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企业动态 ●1998年,在陕西钻凿三普1号地热井,迈出探索发展地热的坚实步伐。 ●2009年,与河北雄县政府共同推进当地地热能开发利用。 ●2011年,地热业务拓展至河北保定、山东乐陵、陕西西咸新区和河南油田,并在四川、西藏部分地区探索地热发电。 ●2012年,陕西咸阳地热集中供暖项目,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首个通过联合国CDM(清洁发展机制)注册的地热集中供暖项目。国家能源局依托新星公司专业力量,组建国家地热能中心。 ●2013年,中国石化党组将新星公司明确定位为以地热开发利用为主的清洁能源公司。中国石化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在新星公司成立。 ●2014年,国家能源局决定在全国推广“雄县模式”。首个砂岩热储地热尾水采灌结合回灌系统成功建立;首个地热冷热联供项目——咸阳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地源热泵项目运行。 ●2015年,新星公司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地热供热项目成为国内首个备案的地热供热类CCER(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 ●2016年,参与编制我国首个地热规划《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国家能源局批准组建并主管的地热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秘书处设在新星公司。中冰地热中心在京揭牌。 ●2017年,在雄安新区11个自然村建设地热代煤取暖项目。地热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第一版地热能标准体系。 ●2018年,牵头编制的《地热能术语》等三项行业标准发布实施。 ●2019年,携手国内多家机构成立联合体,成功代表中国申办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 ●2020年,与京雄高铁雄安动车所签订供热入网、热源供应协议,建成雄安新区首个大型整装空气源热泵项目。 ●2021年,实现雄安新区所属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全面布局,雄县地热开发项目被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列入全球推广项目名录。 ●2022年,在中国科技馆举办我国首个地热科普展;成功发行雄安新区首单绿色“碳中和”ABS债券,发行规模3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加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及地热相关领域技术研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