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铺管道、驯气龙,架设齐鲁能源网

2022年11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艰苦创业。山东管道公司由中国石化和山东鲁信共同出资组建,依托济南—青岛天然气管道创业起步,初始输气量仅为4388万立方米/年。2001年11月9日,济南至淄博段天然气管道工程在章丘破土动工,一场“气化山东”的宏伟乐章从此奏响,山东管道人日夜兼程、奋勇拼搏,次第吹响了济淄线、淄青线、安济线、胶莱线、淄莱线、宣宁线等6条管道的建设号角,1290.2公里管道的建设,记录了山东管道无数创业者不眠不休、流血流汗的荣耀身影。

    在“栉风沐雨,步履维艰”中发展壮大。随着用气规模的迅速扩大,为满足民生保供需求,2007年,胶黄线、胶日线相继动工,“气化山东”的号角再次响彻云霄,仅用3年就实现了中原油田、胜利油田、中海油、鄂尔多斯气田“四气并举”的天然气资源保障局面。随着华北大牛地天然气进入山东管网,输气量逐年上升,于2014年达到25.41亿立方米/年,为山东省大气环境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经过业务重组、增资扩股,山东管道经营规模日益壮大,经营收益稳步向好,朝阳产业红利逐步显现。

    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跨越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煤改气”政策逐步落实,山东LNG输气干线、济青二线两大管道建设再次踏上新征程。无惧管道口径大、压力等级高、施工难度大等建设困难,山东管道人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和直面困难百折不挠的干劲,突破了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2015年底,两大管道成功投产,总里程增加到近1600公里,至此山东管网形成了具有强大调峰、调配能力的“两横五纵”海陆双气源供气格局,为满足逐年增长的山东天然气市场需求打通了能源通道,为山东省乃至华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能源血脉,用户数量逐年增加,年输气量较公司成立之初增长了140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