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保生产、稳运行,夯实长稳发展路

2022年11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20年来,山东管道公司始终聚焦服务发展大局,坚定步伐、主动作为,扛稳国有企业经济责任,通过不断改进生产运行模式、优化管网布局、深挖输销潜力,促进提质增效。

    从单一化到网络化,运行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山东管网经历了数次改革变迁,山东管道公司始终主动顺应时代变化,呼应时代脉搏。通过管网布局优化,实现了从单一管道到环状管网的跨越式升级,逐步扭转了“有市场、没能力”的被动局面,占据了“有市场就有能力、有销量就有路由”的经营先机。利用管网布局的灵活性、运行管理的科学性,梳理不同资源环境下管网运行模式,充分挖掘管网输气能力,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历年冬季保供及关键节点保供中发挥稳健、表现突出,最大程度保障了山东及华北市场供应,实现了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从手动化到自动化,工艺设备能力不断革新。伴随着输气任务的迅猛增长,早期建设的输气场站工艺设备处理能力逐渐不能满足用气需求和复杂的生产调控要求,因此山东管网启动了管网工艺设备升级改造计划,促进扩能增效,完成了全线输气站场和一批阀室的升级改造,以及部分场站的自控系统升级,工艺设备实现了由手动向自动、由现场向远程控制的能力革新,为输气保供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为工艺调整带来的企业营收提升增添了底气。

    从人工化到智能化,调度指挥方式创新突破。积极推进管网运行一级调度,陆续引入SCADA系统、智能化管道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系统,实现了远程指挥调控,提高了场站智能化水平,建成投运了天然气分公司首个覆盖国内多区域的调控中心,中国石化首次实现了天然气管道全国产化SCADA系统的推广和应用,13座输气场站软硬件均达到了“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一级调度管理水平,8座场站实现“无人值守”,管网运行更加平稳高效,为国内大型管网智能化调控提供了新模式。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