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胜利油建公司扎实开展“我为青年办件事”实践活动,搭建青年学习成长平台,为青年办暖心事
当好青年知心人引路人2021年10月2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董亚群 耿 洋
董亚群 耿 洋 “只有深入基层,倾听青年心声,当好青年知心人,才能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员工心坎上!” 日前,在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胜利油建公司,一场主题明确、干货满满的交流会正在进行着。 来自该公司各基层单位的50余名团青干部齐聚一堂,围绕“为青年办实事”主题,谈做法、捋思路、谋方案,现场掌声不断、欢笑连连。 今年以来,胜利油建公司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多措并举开展“我为青年办件事”活动,当好青年知心人、引路人,铺设青年成才“高速路”,切实提升青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暖心,当好青年的知心人 “爸爸,今天有几个阿姨来到咱们家,给我送了好多礼物!”晚上8点,7岁的李梓睿正在通过视频,兴高采烈地向父亲李超展示着面前崭新的书包和文具。 胜利油建公司大部分青年员工长期驻扎在项目部,与家人聚少离多,针对这一现状,胜利油建公司团青部门在经过多番细致调研后,开展了青年员工关怀计划。 他们成立青年志愿队,定期上门入户,为一线员工的父母及家属送上关爱和祝福,为员工子女送去书籍、文具等慰问品,让远在他乡的一线员工切实感受到“娘家人”的关怀与关爱,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归属感,激发青年员工以更高的热情在岗位中贡献青春力量。 面对疫情,他们第一时间开展了“云端”心理疏导讲座,全方位开展防疫知识宣传贯彻及医疗健康科普,有效缓解了青年因疫情扩散产生的恐慌情绪,温暖了海内外一线青年的心,也进一步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工作生活氛围。 上心,争做青年“举火人” “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开展了很多,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次百岁老人讲党史活动!”提到几个月前的主题团日活动,25岁的青年员工李华依旧激动不已。当百岁老红军、“老石油”张振生坐着轮椅一身戎装进入该公司企业文化展厅的那一刻,现场所有青年无一不为其动容,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伴随着一张张油田建设时期旧照,老人为这些90后、00后讲述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动人故事。老人已过百岁,对党和国家的信念依旧坚定不移。这场心灵的洗礼,无疑为广大青年点亮前行之火炬,指明星光之征程。 该公司坚持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与青年成长服务相结合,不断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他们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精神;开展“五小”竞赛、劳动竞赛,激励青年攻坚创效。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激发青年工作学习热情,凝聚强大合力,提高青年员工获得感。 贴心,补钙立信当好青年“引路人” 学习不停步,奋斗不止息。要当好新时代青年干部,必先补足精神之“钙”。胜利油建公司针对新时代青年特点,广泛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青年大学习活动。 线上红色读书会,让青年回望历史,坚定信念;青年基层讲党史,以个人之力,激发全员爱学、善学新动能;举办红歌比赛,叮嘱大家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激励青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力量,展现奋进姿态。截至目前,该公司所属10个团支部、15个青年工作组的百余名团员青年已全部完成青年大学习有效打卡,成功实现了青年党史学习无死角、全覆盖。 同时,该公司各基层单位按照要求认真开展典型选树工作,结合工作业绩、干部员工评价等因素在各单位青年中选树典型,通过事迹材料分享的形式引导广大青年向典型学习,切实发挥了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省心,铺设青年成才“高速路” 该公司高度重视对新入职大学毕业生业务技能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成立特色青年领航站,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从机关到基层,从项目到机组,各单位有条不紊,由点到面地为青年铺设了一条成长成才的“高速路”。 他们完善导师带徒方案,严格培养方法,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制度保障鲜明。在今年7月举行的导师带徒评审表彰会上,公司领导对先进师带徒组织单位及优秀师徒进行表彰。实打实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让师徒们更进一步坚定了教好、学好的决心。 与此同时,他们积极为青年搭建一席用武之地,不断激励他们在攻坚创效中当先锋、打头阵。 2020年,他们成立以铁军劳模艾国山为引领的创新工作室,切实将导师带徒的宗旨体现到为企业创新创效中来。 这个由十余名青年骨干组成的科研团队,长期扎根现场,破冰攻关,研发制造了胶轮式移动电站、冷弯管机等数十类大中型机械设备,实现了全自动焊施工新的飞跃。仅2020年,就实现了经济效益910万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