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想方设法帮客户处理异物2021年09月0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黄敏清 彭颖恩
本报记者 黄敏清 通讯员 彭颖恩 “班长,这车里面发现有异物,像是采样瓶。”8月16日,广州石化贮运部工业站油台一班操作人员在对乙苯火车组验车过程中,发现车内油窝处有瓶状异物。 根据火车装油台相关操作规定,车内有异物是绝对不允许油品装车出厂的。因此,班组人员完全有理由拒绝装车。 当班班长茹鉴华检查完现场后,立即跟随车的客户负责人联系,要求他们先处理异物。随车客户方负责人到现场检查后,判断异物可能是上一车次采样入库时不慎遗落的采样瓶。 异物不处理,不能装车;空车返回处理,不仅增加大量成本,而且耽误发货时间。随车客户方由于没有办法处理,非常着急,恳求油台方帮忙协助处理。 “你们有困难,我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虽然处理异物会增加不少工作量,但茹鉴华还是决定帮忙。随车客户方负责人连连拱手表示感谢。 茹鉴华第一时间与随车客户方负责人围着装车台,就如何将异物取出来开始讨论,一个说用绳子套,一个说用夹子夹,班组人员也围过来出谋划策。最后,老党员龙高益提出的“现场制作大勺子捞异物”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们利用身边的小工具及小铁网制作了一个简易打捞器,几经周折后,瓶状异物终于被捞了上来,果然是一个采样瓶。 看着打捞上来的异物和围着装车台忙得满头是汗的油台方人员,随车客户负责人再次连声道谢。异物问题处理后,茹鉴华再次组织人员对火车组进行全面查验,确认没有问题后安排班组人员装车。 作为对外服务的一个窗口单位,贮运部工业站始终坚持客户至上理念,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工业站党支部和党员累计为职工群众和客户办实事、解难事196件,其中为客户办实事、解难题85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