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海南炼化 余热回收发电实现效益“双赢”

2021年06月2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照帅 林鸿冠
16.8K

?海南炼化第二套100万吨/年芳烃装置“先天优良”,能耗明显优于系统内同类芳烃装置。林鸿冠 摄

    海南炼化第二套芳烃装置

    2019年9月投产

    对二甲苯年产能100万吨

    目前能耗为172.6千克标准油/吨

    □王照帅  林鸿冠

    “接班后内操注意加热炉调整,外操巡检时要重点关注热水发电机组运行情况。”6月1日,在交接班会上,海南炼化二甲苯装置一班班长刘法古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工作。作为该公司1号芳烃联合装置的关键节能设备,热水发电机组被当作“心肝宝贝”一样守护。自该机组投用以来,日均发电量能达到2万千瓦时(净发电量),二氧化碳日减排量达到1.4吨,由此产生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2013年底,海南炼化芳烃联合装置建成投产,这是中国石化第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大型芳烃生产装置,能耗明显优于系统内在运进口技术同类芳烃装置。虽然“先天优良”,但该装置能连续两年获得 “能效领跑者”称号,仍离不开芳烃装置管理团队对节能成果的孜孜追求。

    “邻二甲苯塔、脱庚烷塔、成品塔塔顶的低温余热就这么白白浪费掉,太可惜了!”二甲苯装置工艺主任周骥飞盯着设计图纸,眉头紧锁。芳烃联合装置中成品塔、脱庚烷塔、邻二甲苯塔在常规设计时塔顶温度较低,分别为126摄氏度、124摄氏度、157摄氏度,塔顶热量通常是采用空冷进行冷却。

    “如果能把这些热量回收利用起来,既不需要耗电又能创造效益。”为实现这一目标,芳烃管理团队多次进行“头脑风暴”,共同研究探讨。他们从低压蒸汽发电机上得到启发,决定打破常规,以除盐水为媒介,利用塔顶低品位热源与循环除盐水换热来回收装置低温热,采用串联加热方式,可产生118摄氏度热水用于发电。方案一经提出,就得到该公司领导及SEI设计院的大力支持。说干就干,仅仅3个月时间,热水发电机组在芳烃联合装置拔地而起,顺利实现并网发电。这是热水发电机组首次在大型石化装置上成功应用,开辟了节能创效的新途径。

    “热水发电机组现场巡检要查什么?设备润滑情况、振动值是否正常、管线有无泄漏……”在设备专项培训课上,芳烃部设备工程师谢浪在热水发电机组现场对青工详细讲解,“别看咱们这个机组现在运行很稳定,刚落地那会儿可没少‘闹脾气’。”

    投用之初,机组振动大、蒸发器液位显示不准、工质泵变频器温度高等问题频发,机组运行很不稳定。为破解难题,芳烃部联合厂家、设计院,成立专项攻关小组,针对出现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有时,为了摸清热水发电机组的“脾气”,攻关团队成员围着机组一转就是好几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多项问题均得到了有效解决,发电机水平振动值从每秒10毫米降至5毫米,工质泵变频柜温度也从最高70摄氏度降至48摄氏度。

    2019年9月27日,海南炼化第二套100万吨/年芳烃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在优化完善1号芳烃热水发电机组的基础上,2号芳烃热水发电机组顺利投用并保持长周期运行。二期热水发电机组机组容量较一期增大125%,日均发电量达到5万千瓦时,降低装置能耗约5千克标准油/吨。

    “二期的热水发电机组在一期成功应用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升级,它的成功应用对石化行业低温余热回收技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芳烃部经理郭鑫介绍,下一步,海南炼化还将积极推动新建热水发电机组项目尽快实施,最大程度实现节能减排,使装置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