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制定实施三年人才分类培养规划,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全面培养复合型干部
创新机制分类选拔 选好苗也蹲好苗2021年01月0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超君
李超君 这段时间,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吉林四平采油气项目部技术员孔德凯一直忙着制定“一井一策”管理方案。这次任务,对90后孔德凯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背后是孤岛采油厂党委一番锤钢炼铁、蹲苗培养的苦心。 在该厂党委班子看来,年轻干部的成长,好似炼铁成钢。采油厂党委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 聚焦“3+10”目标,选拔基层管理人员 30岁的贾海洋是四平采油气项目部经理,回望过去一年,从项目部副经理升任经理,他的成长有目共睹。 在没有工作经验的东北,怎样站稳脚跟?贾海洋深入甲方打头阵,带着员工创事业,实现业务承揽年收入435.5万元,合同回款率100%,圆满帮助甲方超配产完成任务,扭亏为盈,以一流业绩打响了品牌。 这份成绩的取得与采油厂“3+10”行动计划密不可分。孤岛厂用实用好油田政策,突出“量质并重、用储结合”,努力实现连续3年、每年至少培养选拔10名年轻基层管理人员的行动目标。 无独有偶。1985年出生的徐磊也由技术序列转任基层正职,于2019年底从地质所调至采油管理五区任经理。新的基层选拔方式带给徐磊释放才能的机会,他带领全区干群连续三个季度在集团公司管理效能排名中蝉联第一。 采油厂聚焦事业发展需要,突出政治第一标准,完善素质评价、延伸考察机制,制定实施三年人才分类培养规划,确保选好苗也蹲好苗。近三年,共选任年轻干部36名,基层管理人员年轻干部比例由5%升至19%。 聚焦“1+N”目标, 全面培养复合型干部 该厂坚持“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定位,实施“1+N”目标复合培养,力争培养一批“懂党建、会经营、善管理、控风险”的优秀年轻干部。 “要顶得上、干得好,就得突出训练看家本领。”该厂人力资源(组织)部副主任宋波说道。孤岛采油厂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对113名非主干专业年轻干部进行勘探开发业务系统培训,还优选42名年轻专业干部,与首席专家、主任师结对子。 采油管理六区经理赵小川就是其中一员。他与采油厂采油工程首席专家付继彤结成对子,参与技术攻关、创效项目。短短几年,他先后在金牌注采站站长、管理区副经理、主任师等岗位任职,今年又被选派到河口采油厂挂职交流。 采油厂加快培养提升年轻专业干部的复合能力,打破专业和层级限制,组织跨专业、多岗位交叉挂职。近年来,该厂先后组织“第二书记”“两推两挂”挂职3批次32人次,全方位提升党务政工、QHSSE管理等领域干部综合素质。 聚焦“项目+市场”,培养配置年轻紧缺人才 作为年轻紧缺人才的代表,工作10年来,刘炳宇经历了从管理区到地质所再到管理区的锻炼,取得数十项科研成果,获得管理局地质“金钥匙”奖等多项荣誉。 “对年轻干部而言,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刘炳宇坦言,他能够升任副经理岗位,得益于多年轮岗工作积淀。 采油厂建立人才市场机制,双向选择配置紧缺人才,促进人才资源向高价值岗位流动。两年来,通过“项目+市场”培养,调配紧缺人才18人,5人从科研单位流动到管理区任技术室主任。 该厂人力资源(组织)部高级主管姜红艳认为,既要让年轻干部通过艰苦锻炼来提升素质,又要创造科学有效的机制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针对管理区、部分专业人才紧缺问题,采油厂分专业成立人才素质提升项目组,全厂遴选、分系统培训,到机关部门跟岗见习,到科研单位定向培育。 “下一步,采油厂将严格选任条件,延伸考察,对条件成熟的干部加大提拔使用力度;对有成长潜质但还不够成熟的年轻干部继续压担子、交任务,帮助其早日成熟。”姜红艳表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