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
![]() ![]() 日期检索
可持续生物航空燃料生产关键技术及自主适航体系构建与应用创新团队2025年05月3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习远兵
习远兵 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可持续生物航空燃料(生物航煤),既能减少对石油基燃料的依赖,又可借助生物质的碳中和特性,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但2011年前,国内尚无商业化生物航煤产品及适航体系,加快技术开发与体系构建迫在眉睫。 集团公司首席专家聂红带领团队构建“两段三区”分子重构反应体系,通过碳碳双键加氢饱和、加氢脱氧、碳链异构的加氢反应分区调控,创制高稳定选择性脱氧催化剂和高选择性链烷烃异构催化剂,突破生物航煤生产关键技术。同时,团队基于对生物航煤调合及与飞机发动机系统适配性研究,助力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物航煤适航体系的自主创建,为安全飞行提供保障,并构建国内首个“研发—工业实施—自主审定—商业应用”产业链体系,推动我国生物航煤从无到有,并进入商业飞行。 该技术于2011年在镇海炼化2万吨/年装置首次应用示范,2014年产品通过适航审定,2015年、2017年先后在海航完成国内、国际航班首次商业飞行。2022年,镇海炼化10万吨/年工业装置实现规模化生产,获亚洲首张RSB可持续认证,产品在东航、海航等多家航空公司投入载客及货运商业飞行,还成为空客(中国)天津工厂大飞机初装油。2024年,加注该生物航煤的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试飞。该技术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商业飞行、客运到货运、国内到国际航线的三层跨越,推动我国生物航煤从规模化生产迈向商业化应用新阶段。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