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海上深层低渗透砂岩气藏高效开发科技创新团队

2025年05月3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金珺鑫 祝 朗 杨 涵 熊振宇
16.8K

科研人员在导管架平台模型前研究探讨。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 供图

    金珺鑫 祝 朗 杨 涵 熊振宇

    近年来,海洋油气成为我国能源版图重要增长极。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将勘探开发触角延伸至埋深超4000米的地下迷宫,这里储层致密如“磨刀石”,渗透率小于3个毫达西,在海上无法大规模压裂施工的情况下,开发难度远大于常规储层。

    该公司牵头成立海上深层低渗透砂岩气藏高效开发科技创新团队,对地质资源和低渗透气田抽丝剥茧,最终找到低渗透气藏甜点发育区,部署了一批高产井。针对海上低渗透气藏甜点预测难的问题,他们创新应用单河道边界定量识别方法等,解决海上4000米以深地层低渗透储层的甜点描述难题,预测吻合率85%以上,较传统预测方法提高24%。

    面对海上低渗透砂岩气藏产能释放瓶颈,他们打破常规开发模式,研发强非均质气藏层系划分评价方法、海上低渗透气藏合理井网密度设计技术。刚建产时,面对低渗、特低渗地层打不快、自然产能低等问题,他们特色化设计低渗透高研磨地层钻头,提出全角度旋转齿钻头提速方案,创新形成海上全过程储层保护钻完井新模式,机械钻速较探井提升4倍以上,实现低渗透气藏高效建产。他们还攻关形成波高-波浪力非线性优化技术等,成功完成集团公司首个百米级以上深水导管架设计项目。

    据悉,海上低渗透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系列已累计刷新10余项海域产能建设纪录,技术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有效带动海域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