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东部中深层地热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创新团队

2025年05月3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冯建赟 张 英
16.8K

河北雄县地热项目换热站内景。曹海峰 摄

    冯建赟  张 英

    地热资源绿色低碳、分布广泛,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选项。随着地热资源规模化开发需求越发迫切,资源富集机理与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经济高效勘探开发技术欠缺等问题,严重制约地热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2013年以来,中国石化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组建创新团队开展研究,在中国东部地热资源富集机理与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理论与技术创新,开发了以规模化供暖为主的中深层地热直接利用技术路线,引领我国地热产业发展。

    创新团队持续开展地热地质理论研究,创新构建多热源耦合理论框架,建立砂岩“多期砂体连片叠加”、碳酸盐岩“相带岩溶共控成储”和花岗岩“风化断裂复合控储”三类热储发育模式,提出“中-新生界沉积盖层是地热富集必要条件”的新认识,为地热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构建中深层地热资源探测评价技术体系,创建基于多尺度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地热资源评价方法,打造城市地热“重-磁-电-震-化”多元技术组合,落实中国东部中深层地热资源潜力。建立大型地热田规模化开发关键技术系列,构建地热田整体开发优化方法,部署实施地热井超1800口,助力实现中国东部中深层地热资源规模化开采。

    近年来,中国石化累计建成地热供暖“无烟城”24座,中深层地热供暖面积达1.2亿平方米;部署实施的我国首口5200米深地热科学探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中深层地热研究和开发利用标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