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燕山石化
“工业余热”成为“民生暖流”工业余热利用项目为燕山地区59.24万平方米区域提供清洁热源,惠及居民、商户2340户,连续两个供暖季相当于节约标准煤9831吨。2025年04月1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郭 巍 卜 磊
郭 巍 卜 磊 刚刚过去的冬天,燕山地区居民家中温暖如春。这份温暖,来自燕山石化生产装置产生的工业余热。2023年底,燕山石化工业余热利用项目首次投入运行,将工业余热“变废为宝”,为燕山地区59.24万平方米区域提供清洁热源,惠及居民、商户2340户,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石油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类装置会产生大量余热,这些余热若未得到充分利用就会被浪费。“我们通过‘换热器+热泵’等高效清洁供暖技术,回收装置余热和部分循环水废热,向北燃集团房山供热公司提供冬季供暖热源。”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3~2024年供暖季期间,燕山石化工业余热利用项目按期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实现热源、管输、用户全流程贯通并一次开车成功。2023年底,该项目首次对外供暖。燕山地区向阳街道的商户王大姐感叹:“往年供暖初期总担心温度不够高,今年家里一直很暖和,没想到用的是燕山石化的‘余热’。” 作为中国石化2022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及北京市房山区2022年重点工程项目,该项目不仅解决了民生供暖问题,而且在能源利用上实现了突破。 与传统工艺相比,该项目创新采用多装置串联余热供暖模式,取消中间换热环节,使热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在节能上,项目团队选用高效率泵型,使机泵在最佳效率点运行,采用高效的保温、保冷材料,并优化供电方式,全方位降低能源消耗。 燕山石化工业余热利用项目已覆盖燕山地区约1/3的供热面积,连续两个供暖季累计供热达27.95万吉焦、节约蒸汽8.95万吨,相当于节约标准煤9831吨、减排二氧化碳2.55万吨,有效缓解了燕山地区冬季燃气供应紧张的问题。 下一步,该公司将优化现有余热运行工艺,进一步降低电耗、提升用能效率,为石化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