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江汉石油工程

“三管齐下”建设品质工程

2025年04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宗华
16.8K

    王宗华

    3月27日,江汉石油工程钻井一公司70633JH钻井队承钻的兴页L257-4-1HF井顺利完井,完井周期29.85天,刷新复兴区块钻完井周期最短纪录。该公司以“创新质量管理,驱动价值创造”为核心,2024年度累计完井126口,井身质量合格率100%,以实际行动打造品质工程。

    制度筑基,全员质量意识再强化。该公司增强全员质量管理意识,聚焦井筒质量提升、钻井提速等关键问题,制定《工程质量故障复杂管理办法》《钻井质量管理规定》等制度33项,编制重点区域技术模板4个,实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加大对管具、固井等承(分)包商考核力度,工具仪器故障率同比降低11.3%,固井质量100%,固井优质率比上年提升14.87%。鼓励创先争优,设置工程质量奖,2024年度共有102口井获得质量奖励。

    科研攻关,全流程监管提质增效。该公司严格把控施工各阶段生产风险,特别是对风险探井、超深井、高含硫井等特殊井,执行“双盯”措施,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查看钻井参数、井眼轨迹及泥浆性能,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远程指导解决。

    面对制约工程质量的技术难题,该公司实施专家团队“挂片包井”措施,通过数据监测,对“蚂蚁体”地层提前预警,研究形成三维水平井优快定向技术,攻克红星工区漏垮同存、涪陵工区长水平段压力高、摩阻大等难题。

    同时,该公司积极组织开展QC质量小组活动,围绕井下设备质量控制、钻井流程规范等关键点开展质量攻关,依托专家团队力量,先后创办李伟技能大师工作室、胡小奎创新工作室,激发基层创新活力。近年来开展科研项目30项,其中《涪陵页岩气压裂区加密井安全钻井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获得2024年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工艺革新,打造工程质量核心竞争力。该公司收集邻井的实钻资料,并结合地质、钻井工程设计,利用控压钻井软件优化各项参数,形成高质量施工方案设计;优化钻井工艺,钻机月速同比提高13%,一季度,共刷新16项工程纪录指标。

    提升钻井液性能是优化井筒质量的关键。该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全面开展钻井液性能优化实验,针对不同区块不同地层,依托RTOC科学钻井系统,模拟排量—摩阻—密度的动态平衡,实现了流体力学参数的精准适配,破解了硬脆性页岩地层井壁失稳和井眼净化的双重难题。同时,升级固控设备,净化钻井液,保证井眼清洁度,为钻头前进扫清障碍。3月6日,该公司50809JH 钻井队应用新型高性能钻井液体系,实现65天年进尺上万米,创造涪陵页岩气田单队年进尺破万米新纪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