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中原油田
让质量永远领先一步2025年04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 敏 张祥兆
杨 敏 张祥兆 中原油田以质量管理对标创标为主线,强化质量监督与改进创新,推进全链条质量管理升级,持续深化“质量永远领先一步”的核心理念,全面提升油田质量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中原油田外销产品质量合格率100%,外销原油有机氯含量均值0.68mg/kg,天然气保持一类气水平,采购物资监督抽查合格率99.3%。 高位推动构建质量治理新格局 中原油田将质量管理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核心,建立“大质量”工作格局,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根据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国内上游油气企业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工作方案》,油田层面梳理质量相关制度140项,二阶流程370项,编制油田《质量管理手册》,初步形成“质量管理手册—业务流程手册—专业管理手册”体系框架,将质量管理覆盖勘探开发、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9大领域,细化26项过程控制指标,落实到42个责任单位的100项考核细则中。 “我们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体系有效性评价,并与绩效考核挂钩,每半年开展一次管理评审,从根源上绷紧质量这根弦。2024年,14家单位平均得分较上年提升17分,持续改进效果明显。”油田安全环保部(技术监督部)副经理柴英志介绍。 精准施策织密风险防控网 “将质量控制关口前移到生产制造环节,是严防‘带病’物资出厂的强有力手段。”3月24日,中原油田物资供应中心技术质量检测站督查专员专程赶赴宁波,深入注水泵撬生产厂家开展出厂验收工作。 中原油田严格物资质量管控,把控采购风险源头,强化物资采购质量标准的审核,有效保证了产品技术标准的准确性;加强生产过程、到货、使用现场质量监督管理,对抗挤防腐套管等物资生产过程监督把关,对石油专用管材等关系油田安全生产物资实施到货检验验收。 在工程建设方面,他们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制定了施工设计及井控应急预案的标准化模板,并优化工序技术措施。同时,制定了作业施工防卡“十个必须”准则,并将其纳入“零容忍考核”,确保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执行井况预防措施。 创新驱动激发质量新动能 “这种智能油套管激光测距仪,可以精准测量油套管长度,结束了用卷尺测量的历史,最大限度减少了测量误差。”3月31日,在中原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濮东作业区作业509联队胡7-203井井场,技术人员正在使用智能油套管激光测距仪器认真测量油管长度,其精准、便捷的性能,赢得了现场工作人员的一致称赞。 为强化对质量工作的改进创新,中原油田搭建“金字塔型”创新体系,形成“班组QC小组—基层创新团队—专家工作室”三级联动机制,按照“带项目、分阶段、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从课题注册入手狠抓群众性质量改进创新。2024年,油田共有18家单位注册精益改进、六西格玛课题35项,涉及现场改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效益、节能减排等多类改进内容。 此外,为提升全员质量素养,中原油田创新开展质量工匠培育计划,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质量诊断师”等载体建立“理论+实操”双轨培训机制,并开展原油有机氯检测比武、油套管检测技术比武等活动,培育出6个省级质量信得过班组,其中1个班组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