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普光之光——中原油田普光气田开发建设20周年综述2025年04月0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赵士振 郝春炜 仇国强 杨 君 胡庆明 杜瑞平
□本报记者 赵士振 郝春炜 仇国强 杨 君 胡庆明 杜瑞平 文/图 站在川东北大巴山的观景台俯瞰,纵横交错的银色管道宛如巨龙盘踞。这里是中原油田普光气田——我国最早投入规模开发的特大型整装海相高含硫气田、川气东送能源大动脉主供气源地,长年惠及长江沿线6省2市近3亿人口,硫黄产量占全国1/3。 20年前,这里是被贴上“开发禁区”标签的“高危气藏”。埋深5000米、剧毒气体硫化氢含量15%。集团公司原副总工程师、川气东送工程指挥部原常务副指挥何生厚感言,自己的职业生涯里,经历和主持过多次油气藏开发重点工程项目攻关,没有哪次像组织普光气田开发攻坚这样,需要应对那么多难题和风险。“以当时的经验和技术,无异于闯龙潭虎穴”。 如今,这里已变为年供气量超百亿立方米的“能源粮仓”,20年来累计生产井口天然气超1200亿立方米,累计生产硫黄超2600万吨,涉硫高端装备国产化率100%,硫化氢不染工区一草一木……中国石化用硬核实力书写出高含硫气田开发建设的“爽文剧本”——从设备受制于人,到技术全球领跑;从安全如履薄冰,到管理智能高效;从生态功能弱化,到绿色循环典范。 随着一个又一个工程技术难题被相继攻克,普光气田开发工作者手中捧着的早已不是“烫手山芋”,而变成切切实实一块精雕细刻的“美玉”。巴山论剑,中国石化打破坚冰,争得了国家荣誉,赢得了世界尊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