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2025年03月3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冯 柳 付豫蓉 刘明辉 王 帅
问:一体化协同的工作模式如何实现合作共赢? 何 龙:西南油气勘探目标多样化,开发储层薄、小、散、窄,增储上产、效益开发难度大,通过与工程公司一体化协同发力,发挥一体化优势,积极探索价值引领、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路径模式,构建了一体化规模效益增储建产新模式;以“应动尽动、动则高效”为目标,构建一体化高效运行机制,践行“甲方主导、多方参与、一体协同、互利共赢”工作思路,全链条优化产建方案,全方位提升设计质量,全流程指导施工优化,快速提升工程技术迭代升级,全力提升石油工程保障能力。 包汉勇:江汉油田聚焦天然气开发领域,为实现较高资源品位气藏高效开发和较低品位气藏有效动用,与工程公司、石化机械、经纬公司等建立了一体化协同工作模式。通过“甲方主导、多方参与、一体协同、互利共赢”模式,进一步加强勘探与开发、地质与工程、科研与生产、技术与经济、业务与信息一体化深度融合,打破专业壁垒、突破行政界限、促进信息融合,聚焦技术进步、管理提升、装备升级、人才培养,突出价值引领和创新驱动,齐心协力推动高效开发,实现油气藏经营价值最大化。 曹树生:2024年,华北油气成立华北工区一体化运行管理工作领导组,负责决策甲乙方一体化运行重要事项,协调解决工作难题。通过高效规范运行,甲方真诚为乙方着想控本增效,乙方努力做好服务贡献油气成果,在体制机制方面深度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局面,在缓解资源接续矛盾、提高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成效。 问:在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些技术创新?如何助推高效勘探开发? 何 龙:攻关形成了超深高温高压火成岩安全高效钻完井技术和深层页岩气“扩体积、促复杂、强支撑”体积压裂技术,一体化攻关拓展高效勘探多个领域获得大突破。研发低伤害钻井液,支撑侏罗系开发井产量提高3.3倍;集成靠-穿断缝体钻完井关键技术支撑须家河组效益开发;创新极限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大邑106-1井无阻流量34.5万立方米/日;攻关“一井多礁”技术,实现了元坝气田剩余储量高效动用。 包汉勇: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持续攻关和迭代升级,在一体化“四新”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创建压前地质精细建模、压后多阶缝网迭代精细雕刻等创新技术系列,实现了页岩人工缝网三维空间定量化精细刻画;攻关形成了一体化科学钻井技术体系,研发先进软件模块,深化工程深度计算能力,实现了“经验钻井”向“科学钻井”转变,刷新区块最短钻井周期、最高机械钻速等28项纪录;开展超大规模、控液提砂等多套迭代工艺评价,成功试验 “粉剂速配压裂液+高速混配”技术,积极推进新型压裂装备工具升级。2024年以来,涪陵页岩气田单井EUR(评估的最终可采储量)提升11%,钻井周期缩短13%,钻井米费降低1.5%,压裂米费降低3.9%,压裂效率提升近10%。 曹树生:针对大牛地气田重点煤层气井,成立了深部煤层气井驻井监督组,遇到施工作业难题,共同研究实施对策;施工结束后,及时总结提炼,双方专家共同讨论形成《大牛地气田深层煤层气水平井钻井技术指导方案》,指导后续深层煤层气井高效安全施工。在致密气丛式井施工方面,华北井下作业公司在压裂过程中运用相互交叉的“拉链式”作业,大幅提升了压裂效率,创造了东胜气田单日压裂8段的最高纪录,有力助推气田高效勘探开发。 问:有哪些一体化协同的成功经验值得推广? 何 龙:一是构建油公司现代化管理模式,打造复杂大型气藏多类型耦合工程管理模式,推进西南特色工程管理体系高效运行;二是创造互联网+石油工程管理新模式,建立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IPPE),实现了设计、施工、监督、管理和决策“五位一体”在线协同管控,为管理提供高效决策支撑;三是在系统内首次建立涵盖石油工程全专业全岗位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实现安全管理与现场业务管理在本质安全岗位操作层面的高度融合;四是形成大型复杂气藏低碳环保发展模式,让低碳环保发展理念在西南大地落地生根。 包汉勇:江汉油田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升级,创建“123”管理新架构,组建模拟董事会,成立“一体化专家组+一体化运行组”,以及一体化专家决策中心、一体化产建指挥中心、一体化远程监督中心,明确各层级职责权限,全方位保障一体化合作开发执行落地。围绕一体化项目高效运行,构建一体化“1+6”新机制,依托IPPE和一体化科技攻关、监督运行、方案编审、高效决策、协作运行、考核激励等机制,推动油气一体化合作开发向集约化、智能化、可持续方向转型升级。围绕“两提一降”总目标,形成一体化技术“1+4”新体系,夯实“一个数智底座”建设根基,高效推进布好井、打好井、压好井和管好井“四个场景”,组织井位源头部署、钻井技术攻关、压裂精准改造和油气藏精细管理等多个专业团队,全方位统筹部署,全过程实施优化,全周期技术迭代,全链条协同推进,实现一体化高效协同。 曹树生:华北油气成立华北工区一体化运行管理工作领导组、一体化专家工作室,对来自华北油气、工程公司、经纬公司的成员进行一体化运行日常管理和考核;针对煤层气井钻井,成立了由甲乙双方组成的现场监督组,可以快速决策,现场决定实施优化方案。为进一步营造市场环境、打造优质市场,2023~2024年,华北油气推广石油工程一体化总承包模式。该模式涉及钻井、压裂、试油气等专业,通过一体化大包转变运行管理方式,由“甲方主管、乙方分管”转变为“甲方监管、乙方主管”,充分调动乙方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 问:未来应如何进一步优化合作模式? 何 龙:石油工程系统将牢固树立经营油气藏理念,聚焦勘探开发成效,持续深化一体化运行,坚持平台+机制协同攻坚、管理+技术双轮驱动、责任+能力同步提升,突出系统化、体系化、规范化,抓方案优化、抓示范带动、抓技术提升、抓精细管理、抓装备升级,推动技术管理升级增效,引领工程“四提”“双创”再上新台阶,共同缓解资源接续矛盾,协同提高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全力推进资源向储量转化、储量向产量转化、产量向效益转化,全面推动一体化协同高质量发展。 包汉勇:江汉油田将进一步完善一体化协同管理模式,深化一体化工作平台和团队建设,强化与各合作单位后方资源的高效协同,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在构建独有先进的油气勘探开发体系上迈出更大步伐。持续完善一体化体制机制,探索一体化合作新模式,激活工程队伍凭业绩挣效益的内生动力,固化形成重点区块“四提”推荐做法;持续强化"四新"领域攻关,2025年计划迭代推广22项成熟技术、引进15项先进技术、攻关20项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一体化高效组织,做强一体化监督管理,实现从“注重现场安全施工”向“全流程技术监督”转变,持续推广“驻井+远程+巡井”监督模式,全流程管控施工质量;做实一体化高效运行,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提升供水、电网保障能力,加强物资质量管控,推动一体化合作开发走深走实。 曹树生:今年初,华北油气下发了《钻井、压裂试油气工程专业战略承包商队伍管理实施细则》,目的是打造一批战略合作队伍,按照“谁干得好谁先干,谁干得快谁多干”的原则,优先安排工作量、简化招标流程,鼓励工程公司应用“四新”技术,打好井、压好井、管好井。未来,华北油气将紧密跟踪石油工程领域数智化新技术发展趋势,发掘智能化应用场景,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数智化建设。为钻完井大数据科学分析,为风险探井、重点预探井、示范井及其他重点井的工程方案、推荐做法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率。(冯 柳 付豫蓉 刘明辉 王 帅 采访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