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甲乙方目标同向 铸就“江汉经验”2025年03月3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吴丽萍
□吴丽萍 【经验亮点】 江汉石油工程在深化“大上游”一体化发展中创新实践,实现了专业能力与生产需求的精准对接。以专家库建设为突破口,搭建“云端+现场”实时决策平台,形成地质工程一体化动态优化机制;创新“同步响应、联合攻关”工作模式,突破传统验收流程和生产组织壁垒;针对难动用储量开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机制,将技术服务深度嵌入油气藏经营全链条。2024年,涪陵页岩气田单井产能实现14.4%的显著提升,钻井周期比上年缩短近10%,创116项工程技术新纪录。 【实践效果】 近日,在江汉油田一体化优秀工程队伍评比中,江汉石油工程4支队伍荣登“龙虎榜”前六名,其中70368JH钻井队排名工区第一,被评为产建模范钻井队。 江汉石油工程主动融入“大上游”一体化发展大局,全力保障增储增产增效。该公司精选地质、钻完井、压裂等领域38名专家,加入石油工程公司和江汉油田两级专家库,全方位参与设计审查优化,全过程指导施工动态优化,全周期迭代提升地质工程一体化质量。不久前,涪陵工区焦页77平台77-1HF井施工过程中出现砂堵风险,云端专家迅速响应,与现场人员紧密协作,成功解除预警,确保了压裂施工顺利进行。当前,“云端+现场”实时决策平台正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推动涪陵工区平均单井产能提升,钻井和压裂施工费用逐步下降。 该公司创新“同步响应、联合攻关”工作模式,打破传统验收流程和生产组织壁垒。在重庆涪陵,面对阴雨连绵导致的泥石流隐患,江汉石油工程和江汉油田共同成立的一体化生产运行联合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维修道路,确保井队连续生产。在钻井开钻验收环节,甲乙方联合行动,采用“统一时间、集中组织、一次验收”新模式,每个开次的验收时间从2~3天缩短到1天以内。生产运行效率大幅提升,2024年,江汉石油工程“四提”指标再创新高,先后创下116项工程技术新纪录,钻井周期比上年缩短9.75%,平均单队进尺比上年提高11.6%。 针对难动用储量开发,围绕红星、白马及盐间页岩油等重点区块、重点层系,江汉石油工程与江汉油田强化联合研究,深度融合、一体推动难动用储量效益开发。今年,该公司成立难动用项目部和难动用项目领导小组,落实“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启动了白马1区难动用储量的合作开发工作,助力加快形成10亿立方米/年产能建设的新阵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