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胜利油田:“揭榜挂帅”激发员工创新活力
基层一线“出卷” 员工攻关“答题”2025年03月1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彦磊 马俊松
王彦磊 马俊松 3月3日,胜利油田采油工首席技师上官德安研发的“井口远程智控加药装置”完成升级迭代,进一步拓展了在油气生产场景的应用范围。该装置自行设计的加药箱成本较市面同类防爆型产品降低5万元/台,按油田年需求量200台测算,每年可节约投资约1000万元。 这项创新成果的诞生,源自胜利油田建立的“揭榜挂帅”机制。近年来,胜利油田通过构建“难题变课题、课题变项目、项目变成果、成果变效益”的创新链条,有效激发了员工创新创效活力。该机制始于全员参与的“找难题”行动,采用“员工出题、部门点题、油田命题”三级联动模式,配套首提人奖励制度,确保难题征集覆盖生产全链条。 在实施过程中,胜利油田打破单位壁垒和身份界限,每年举办一线生产难题揭榜挂帅大会,通过张榜招标吸引全油田技术人才参与攻关。工会组织牵头组建职工创新联盟,聘请高级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将单一创新升级为联合攻关模式。同时,赋予挂帅者团队组建、经费使用和考核分配自主权,建立专项资金支持体系,形成包含9大环节的闭环工作机制。 近5年来,该机制累计吸引1万余名员工参与,实际解决生产难题1341项,转化应用创新成果5670余套,创造经济效益超过9350万元。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竞争机制,进一步激活了员工创新内生动力,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员工感言】 胜利油田采油工首席技师 上官德安: 连续5年参与胜利油田一线生产难题“揭榜挂帅”,对我而言是一次技术与信念的双向淬炼。这一机制最让人鼓舞的,在于它打破了身份与资历的藩篱,让每名一线员工都能成为创新主体。 真正的技术革新,不在于浩大的声势,而在于它能否真正解决生产一线的难题。当“揭榜挂帅”成为生产现场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时,我愈发清晰地认识到,未来的技术创新,应是“向下扎根”与“向上生长”的辩证统一。 对我来说,创新不是终点,而是持续破局的起点。站在新的起点,我愿继续以归零心态面对每项技术创新,不仅要做技术创新的“揭榜者”,更要成为产业工人书写端牢能源饭碗答卷的“解题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