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红色引擎” 赋能项目建设2025年03月0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鲁书铜 黄 俭
鲁书铜 黄 俭 近日,随着国能肇庆电厂末站阀门顺利开启,由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建工承建的国能肇庆专线项目正式投产,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升级注入了新动能。该项目以“零事故、零延误”的高标准成功实现贯通。 “广东雨季长、雨量大,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项目党支部书记贾西濮回忆道。面对这一难题,党支部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科学制定雨季施工方案。党员们带头实施场地硬化、设备防护,以及动态计划调整,确保工程稳步推进。在12.5米深基坑的攻坚阶段,党支部组建了党员技术攻关组,创新采用“分段预制+夜间突击”模式,党员骨干24小时轮班盯守,最终提前10天攻克关键节点,刷新了施工效率纪录。 针对鱼塘段3米深淤泥这一难题,党支部统筹协调资源,党员扎根一线,运用多层放坡开挖与土工格栅加固技术,并全程监测沉降数据,确保管线安全。在穿越市政道路施工时,党支部联合多部门成立党员保民生协调组,优化交通疏导方案,精准探测地下管线,实现了施工过程中对既有设施的“零误伤”,保障了城市正常运转与工程进度的双赢。 施工期间,党员干部带头实行“三班倒”轮值制。“我们以钉钉子的精神逐一攻克难题,让党建成为推动项目攻坚克难的‘红色引擎’。”贾西濮表示。最终,项目团队凭借实干与担当,交出了一份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的优秀答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