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热处理业务对外创收增效益2025年02月1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郑 瑞 田蓉蓉
郑 瑞 田蓉蓉 “试点承包制实施4个月,热处理承包团队已累计承揽系统外及周边企业热处理业务20次,对外签订合同金额累计48.8万元,新增对外签订框架协议5家。”2月10日,南化公司化机公司辅助车间负责人张宝佳满意地说道。 近年来,该公司深入推进生产运行机制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针对公司化工机械制造热处理单元日常使用时间不足、人员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去年10月份以来,公司在化工机械制造热处理单元试点推行工序承包制,实现了热处理业务对外创收。 他们制定方案,开展热处理业务承包,进一步提高包括15米炉、17米炉、30米炉及箱式炉、井式炉、氮化炉等热处理炉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在确保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设备资源对外创收。 承包团队紧盯年创效200万元的目标做好分工,辅助车间主任、分管热处理业务副主任和热处理班10名员工对盘管、钢板、管箱等压力容器零部件进行热处理作业,根据客户要求制定热处理方案,并对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冷却速度等进行控制,确保热处理质量。厂内部热处理工作按照生产部门下达的产品热处理计划,外部承接的热处理业务根据客户需求,三班倒实施作业。 去年四季度,热处理班为该公司内部设备制造开炉共4336工时,节约资金7.8万元。 热处理工序试点承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确保班组高效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充分利用设备资源实现了对外创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